赛龙舟、做门挂、钓粽子……普陀这儿的端午真热闹!

2024-06-09   周到上海

临近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真如镇街道真如邻聚里中心以端午节日为载体,以文化传承为基石,以居民体验为核心,全面铺开活动形式将社区各年龄层居民紧密联结,为老、为小、为中青年分别“量龄”打造了与“粽”不同的主题活动。赛龙舟、做门挂、包粽子……丰富的文化体验吸引了居民积极参与,在浓郁的历史气息中收获古人过节时的乐趣,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在零距离的端午习俗体验中,品味和传承千年的端午情怀。

“粽”横碧波“续传承”:

真如小伙上演“水上激情”

清风徐来,水波潋滟,初夏的湖上风景美如画,中心经过多天的场地预定、线路勘察等精心准备,一场专属于真如人的“‘粽’横碧波 百舸争渡”端午主题拓展活动正激动人心地按下“开始键”。社区一群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粽”情体验水上“激情与速度”,成了真如这个端午节的精彩盛宴。

“咚!咚!咚……”彩色龙舟上,船头的小鼓手紧握鼓槌重重而有节奏地敲击,分坐两边的居民桡手精神气十足,个个铆足劲,奋力甩开臂膀,挥汗划桨、破浪前行,眨眼间龙舟在平静的水面上划出了一条条水浪,与河岸上的绿意葱茏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桡手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展现了真如人团结协作、力争上游的龙舟精神。

一位参与的小伙子说:“社区的活动一直很丰富,但端午期间赛龙舟,这还是第一次。当初一听说要举办龙舟赛,我那个激动哇!今天,我们所有人都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大家互相合作,向着同样的目标前进,切身体验了人龙合一的龙舟精神。”

巧手慧心“忆民俗”:

满“艾”“粽”情老年人

为提升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感受端午节日的热闹和欢腾氛围,真如邻聚里中心为老年人举办了“仲夏赋雅趣,粽享端午情”主题活动。

自古以来,端午节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插艾草挂菖蒲在自家门前,象征着驱邪避祟、祈求平安,中心通过一场“艾草门挂”手作活动,让挂艾的传统习俗变得时尚又有趣。参与活动的老人们脸上都盈满笑意,他们纷纷表示,手工门挂不仅寓意好,又能起到驱病防蚊的效果,还能让家平添一份生机和色彩。活动结束后,他们带着自己的作品和满满的幸福感回家,心中充满了对这次活动的珍惜和感激。

不止有民俗体验,更有味觉盛宴,包粽子的传统必不可少,而对社区的不少老年居民来说,这可是拿手绝活。中心的一楼大厅里,居民们将长长的桌子围满,正亲手制作一份佳节经典美味,只见一张张翠绿的粽叶在手中翩翩起舞,捋粽叶、做漏斗状、放糯米、加配料、压紧实、封口捆扎,大家行云流水的动作,勾起了围观居民的兴致,也忍不住动起手来,现场欢声笑语接连不断。蒸熟的粽子香更是溢满社区,大家开心地品尝着亲手制作的佳节经典美味,每一个动作都是文化的传承,每一口味道都是社区情谊的传递。

“解锁”传承新玩法:

妙趣端午,“童”享欢乐

钓鱼听说过,钓“粽子”玩过吗?真如邻聚里中心将传统与童趣相结合,开展“浓情端午,放粽一夏”端午主题活动,精心设计钓粽子游戏和相框DIY,为社区孩子们解锁节日新玩法,点燃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新路径、新技能。小可爱们也能像大人一样,在家门口过上一个与“粽”不“童”的端午节。

游戏是孩子们的“成长密码”,一根竿子、一根长线制成的垂钓工具便完全释放了他们的天性,而且还能无师自通。小手甩杆下钩,开始比拼,目光瞄准粽子后,专注地控制着钓竿缓缓靠近,家长们也在一旁为孩子们加油鼓掌,享受着难得的亲子时光。随着时间的推移,粽子陆续被“钓走”,现场的欢呼声、喝彩声“愉悦”了片区内外,端午的文化魅力驻进了孩子们的心田。

沉浸式的永生花苔藓画相框DIY活动同样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捧。现场,孩子们变身为“花艺大师”,积极开动小脑筋,沉醉于摆弄花草的时光里,感受艺术与植物的巧妙碰撞,整个活动室氤氲出一幅岁月静好的美好画面。稍许,一个个创意苔藓画相框就制作完成,方寸之间,繁花似锦,每一朵娇艳的小花朵定格了花漾时光,锁住了社区生活的小美好,孩子们也在“粽”享欢乐中感受到了节日的文化内涵。

端午的美好不仅在于活动的精彩,更在于一颗热爱生活的真心,在于文化传承的决心。未来,真如镇街道将继续联合乐助乐龄等各方资源禀赋,不断向上蓄力,以社区为平台,不断丰富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让文化传承浸润社区、添彩美好生活,聚力打造“邻聚里”阵地样本。

来源: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