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生活久了,不由会发现这座城市的“英雄气概”早在百余年前就已经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并深入到每一个武汉人的骨髓中:大气、壮阔、追求卓越、敢作敢为。
当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总有一些建筑、旧址伴随着历史记忆,令我对这座城市不禁肃然起敬。不论是气性,还是作为,武汉的格局如两江交汇那般大气磅礴。
如我参观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如我对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进行了探索、如我在万里长江第一桥一边吹风一边看三镇壮阔画卷时......不由赞叹,武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真是一笔又一笔,书写华章。
从“敢为人先”到“敢为天下先”,武汉精神一直被历史深刻地记着, 这座城市所创下的各种辉煌也给华夏篇章增添了无限精彩。
巍巍大桥,煌煌中华。万里长江第一桥令每一个武汉人、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一声枪响,响彻天地,被誉为“中华第一枪”的汉阳造步枪,不仅见证了历史,也为我国军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地处武汉江夏区的白云洞景区附近(隶属武昌区管辖),一座高约10米的雕塑十分醒目,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石块中伸出,紧握一把步枪扳机,枪口直指苍穹,十分震撼。
那把枪就是大名鼎鼎的“汉阳造”,被誉为“中华第一枪。从1895年出厂到1944年停产,这款枪在近代中国近代战争史上留下太多辉煌篇章。
还记得1911年10月10日的那一天吗?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现的一件大事件令后世铭记在心。
武昌起义—— 打响武昌起义的那一声枪响正是来自于“汉阳造”步枪。这一枪响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也成为辛亥革命的开端。
当我站在“中华第一枪”雕塑面前,当看到“汉阳造”三个字,脑海里不禁涌现出“敢为天下先”的武汉精神,像是奔腾不息的长江之水,鼓舞着每一个人,激励着每一个人。
天空湛蓝、阳光热烈,环绕着大手和步枪的红色建筑如飘带一般、如火焰一般,如此炙热而醒目。
这是我探索白云洞之际的一个强有力的收获,它勾起了我对武汉近代历史的探索,也让我再次忍不住为“武汉精神”感到自豪。
从武昌起义到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汉阳造”真不愧为“中华第一枪”。
而被视为“汉阳造之父”的张之洞更是与武汉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缘,被誉为“武汉城市之父”。
提到张之洞,很多人会想起由他主导发起的那场失败的“洋务运动”。但不可否认的是,“洋务运动”对后来中华民族的崛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来,他在武汉造枪炮、建钢厂、修铁路,重视纺织工业、兴办教育、汉口治水等,张之洞对武汉的付出和建设,令今天的每一个武汉人都铭记在心。武汉的“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愈发充满力量。
19世纪80年代末,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建立了汉阳铁厂,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大规模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钢铁工业,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就连日本的钢厂建设还比这晚几年呢。
后又建立起汉阳兵工厂,这是我国第一家制枪兵工厂。
张之洞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向德国购买专利技术和生产设备,以装配无烟火药的德国88式步枪为原型仿制新枪。这就是后来的“汉阳造”步枪。
在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内,我们仍能见到这些步枪,仍能通过其他实物资料和图片资料去感受当时的武汉变化、中国发展。
在白云洞景区周边,不论是“中华第一枪”的雕塑、还是火车轨道或其他具有年代感的房屋建设,都在深深激励着今天的人们“传承汉阳造,敢为天下先”。
尽管56式半自动步枪逐渐取代了“汉阳造”步枪后(汉阳兵工厂也历经多次搬迁),但“汉阳造”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依旧在鼓舞着所有中国人, 这一点,正是武汉之旅不可错过的探索。
如果大家来武汉旅游,并且想要了解武汉近代历史的话,千万不要错过这几个地方:
1)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2)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
3)武昌起义门
4)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5)湖北共进会旧址
6)汉口租界旧址(黎黄陂路一带、车站路一带、一元路一带、轻轨黄浦路站一带、江汉路一带)
7)……欢迎补充!
当然,白云洞景区和“中华第一枪”雕塑也值得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