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

2023-10-16     鲁中晨报

原标题: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

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

公安机关追缴

珍贵文物2189件

据新华社电 记者13日获悉,自去年开展新一轮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侦破文物犯罪案件800余起,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追缴各类文物1.3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2189件,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专项行动以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盗窃石窟寺石刻、水下文物,盗窃损毁革命文物等三类文物犯罪为打击重点,紧盯地下文物市场和网上交易平台。公安机关始终把追缴涉案文物作为打击文物犯罪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查找文物流向、追缴涉案文物。截至目前,全国已追缴青铜器、陶瓷器、丝织品等各类文物1.3万余件,其中一、二、三级珍贵文物2189件,包括战国“陈爰”金币、唐代红地双人捧莲纹织锦、宋代磁州窑白釉剔花瓷枕等一批一级文物。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公安机关将坚定“为国家守文物、为民族护遗产”的信心和决心,会同文物部门,不断加大力度,严厉打击、严密防范各类文物犯罪活动,把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向纵深推进,为守护国家文物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警惕AI新型技术

实施诈骗风险

据新华社电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0月13日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的风险,维护个人及家庭财产安全。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主要有“拟声”“换脸”两种手段,即通过模拟他人声音或形象骗取信任,进而诈骗钱财。

此类诈骗手段迷惑性、隐蔽性较强,诈骗金额较高,为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金融监管总局提示:

一、网络渠道“眼见”不一定为实。“拟声”“换脸”等合成技术的一大特点即“以假乱真”,不法分子可利用此类技术轻易伪装成他人,并通过快速筛选目标人群、定制化诈骗脚本,精准实施诈骗。

二、转账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面对自称“熟人”“领导”等通过社交软件、电话等以各种理由诱导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

三、保护好照片、声音等个人信息。消费者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下载陌生软件、注册陌生平台或添加陌生好友,对个人社交账户的安全状况保持警惕。尽量避免在互联网过多暴露个人照片、声音、视频等信息,不贪图方便把身份证、银行卡照片等直接存放在手机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8c56bc978201576154b26a648098b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