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8月4日 · 彭德怀两克修水城

2022-08-04     冯晓晖

原标题: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8月4日 · 彭德怀两克修水城

1928 年 8 月 4 日,彭德怀率领红五军进入修水。

地点:

九江

类别:

军事

红五军塑像(中为彭德怀) 图源:平江起义纪念馆

1928 年 8 月 4 日,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进入修水县。8 月 6 日,在中共修水县委的配合下,攻克修水县城,歼敌五百余人,俘敌数百人,缴枪械数百支。8日召开三万余人的群众祝捷大会,宣布成立修水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主席陈畴九。

10 月,彭德怀率红军进驻修水台庄,召开平(江)、浏(阳)、修(水)、铜(鼓)武(宁)等县党的负责人和红五军党的领导人联席会议,重组湘赣(鄂)特委,滕代远任书记。

资料来源:《九江市志》

在九江各个县中,论起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修水当属第一。1927 年 9 月 9 日,秋收起义的第一枪就在修水县城义宁镇打响,修水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主力部队的集结地和组建地,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面军旗设计、制作并率先升起的地方。

人们可能不熟悉的是,彭德怀元帅曾经转战修水。笔者在修水县渣津镇的一个宣传栏上看到这么一个名单:1926-193X年在渣津战斗过的共和国将帅。照片没有拍全,不记得是 193 几年。为什么从 1926 年开始算,也是个挺奇怪的事情,难道把北伐也算进来了?

曾经在修水渣津战斗过的共和国将帅 笔者摄于 2015 年 5 月

仅看部分名单,就有两位元帅、两位大将、五位上将,中将、少将就不用数了。这个将帅名单若出现在赣南并不奇怪,但在赣北的修水的确挺让人惊诧。再看他们当年的任职就会发现,名单主要由两支部队构成,其一秋收起义的队伍,包括罗荣桓、谭政、张宗逊等人。其二是红五军,包括彭德怀、黄克诚等人。红五军就是平江起义的部队,很多人都不知道,彭德怀的红五军曾经两次打下了修水县城。

十大元帅中,彭德怀以赫赫战功和巨大威望排名第二,但他入党时间却是最晚的。倒数第二的贺龙,也是在 1927 年八一起义之后入党。而彭德怀却到了 1928 年 4 月,作为湘军团长的他在段德昌的介绍下秘密入党。1928 年 7 月 22 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在湖南平江县,率领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发动平江起义,将起义部队自行编为红五军第十三师,彭德怀任军长。

油画·平江起义 图源:平江县政府网

隶属于岳阳市的平江县位于湖南省的东北角,东北紧邻江西的修水县和铜鼓县,正北方向则是湖北省的通城县。处于湘鄂赣三省交界之处,很适合干革命打游击。但这些地方都是贫瘠的山区,人口稀少、物产匮乏,养活不了太多军队。

好在当年是军阀林立的时代,这些三不管的地方很难让几个省联合起来共同“剿匪”。平江起义后不久,湖南方面派重兵围剿红五军,彭德怀就带领部队进入修水。既然过了省界,湖南的军队就不管了。红五军到达修水也有个很好的条件:当地有农民赤卫队,革命基础较好,且修水县城的国民党驻军不多。

8 月 4 日,红五军进入修水,并联系当地农民武装,8 月 6 日,在中共修水县委的配合下,红五军攻克修水县城,歼敌数百,缴获一批枪支弹药。随后,宣布成立修水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之后一段时间,红五军在湘赣边界几个县来打游击,发动群众,组建红色根据地。

10 月 29 日,彭德怀在修水台庄召开平(江)、浏(阳)、修(水)、铜(鼓)等县苏维埃与红军领导人联席会议,重组湘赣(鄂)特委。由于湖北还没发动起来,所以鄂打了个括号。

红五军战斗旧址 笔者摄于修水县博物馆,2021 年 10 月

1928 年 11 月,随着“三省围剿”的加剧,红五军奉命向井冈山转移。12 月,彭德怀与朱毛领导的红四军会师,改编为红四军第十三团(对外仍称红五军),后来发展为红三军团,成为红一方面军的主力。红五军的特殊地位在于,彭德怀将其基本完整地带到了井冈山,损失较小,并成为了主力。元帅排序的资历很重要,战功只是一个方面。井冈山的两次会师,一次朱与毛,一次彭与朱毛,朱和彭的两支队伍成为了井冈山的主力,也就决定了授衔时第一元帅朱德,第二元帅彭德怀。

1929 年 8 月,彭德怀率军从赣南返回湘鄂赣苏区,与留在当地的黄公略率领的红军游击队合编,恢复红五军编制。彭德怀亲自指挥红五军第三、第五纵队,再次进入修水,并向武宁、和湖北通山一带游击,稳固了湘赣鄂革命根据地。

1930 年 5 月,彭德怀带领部队攻打修水县城,虽遭守军奋力抵抗,但仍克坚成功,毙敌 600 余人,缴获辎重无数。据记载,后来成为开国上将的黄克诚在此役中第一次受到彭德怀注目。当时,黄克诚刚被派到红五军中任纵队政委,彭德怀开始对这个戴着眼镜的下属并没有在意。部队攻打江西修水县城那天,攻城受阻时,彭德怀眼见黄克诚手持大刀,冒着弹雨带头爬云梯,带队伍登上城墙,攻克了修水城。

黄克诚像 图源:新浪历史

战后,彭德怀叫来黄克诚,询问了家事,还特别要求他以后作战不许挥着大刀向前冲,作为指挥员,还带着大厚眼镜片子,太遭眼,很容易挨枪子儿。在后来的接触中,黄克诚敢讲真话、性格倔强、宁折不屈的性格也受到了彭德怀的欣赏。

29 年后的庐山会议,黄克诚并没有参加前期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彭德怀“万言书”事件后,毛泽东特别从北京招来黄克诚,结果黄却因支持老领导被打成了反党集团的第三号,这也是他的性格使然吧。

1930年6月,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在平江击败国民党军的进攻,尔后乘虚攻入长沙,创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攻下省会的唯一战例。然而以当时红军的实力,守不住长沙。不久后,在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下,湘赣鄂革命根据地再度失去。彭德怀率部返回赣南。

据统计,在民主革命时期,有10万多名修水籍仁人志士在参加秋收起义、两打长沙、五次反“围剿”等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在册烈士高达10335人,居江西省县市烈士人数第五位,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牺牲和重要贡献。

然而,修水却没出现任何一位高级政工干部、开国将军,这也是令笔者很费解的事儿。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875245a3202b855021aa71dbe0332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