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几乎涵盖世间的万事万物,勤劳且智慧的先民在探索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并将其载入书中,以供后世之人学习。在民间地区,文化传承的痕迹更为明显,各种风俗习惯便是由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广大农村地区随处可见传统文化的影子,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语文化。
俗语文化是被广大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它能够反映出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愿望。农村地区的人大多文化程度低,但他们利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使用简练的语言文字来记录这些生活经验,并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值得注意的是,俗语中也有糟粕部分,比如不再适合时代发展的观点,又或是封建迷信的内容,这些都需要我们剔除。
俗语中所包含的文化知识非常复杂,可能有的只包含了人生道理,有的则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的则是对后人的行为起指导作用。
俗语中随处可见风水学的知识,这也使得部分俗语内容比较难以理解。老祖宗曾说:“宁住缺角屋,莫住破脑房。”如果对风水学不太了解,可能根本无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到底什么是“缺角屋”、“破脑房”,这句话有道理吗?
风水学并非是封建迷信,它是一门发现自然、利用自然的科目,其比较有名的著作有《青囊经》、《青乌经》、《葬书》等。风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其核心即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利用,以此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风水学又有阳宅和阴宅之分,简单来说就是为活人选住址和给已故之人选墓地。
中国古代的皇室墓葬便包含了风水学,皇宫的选址也极为苛刻,必定是风水宝地。即便是在当今社会,很多人仍然非常重视住宅的风水。住宅风水包括房屋的选址、外部的环境、庭院的布置、门、主、灶风水、婚姻风水等方面。古人对自然和居住环境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风水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它的存在也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人还是住宅,都非常讲究精气神,而住宅的主要功能是阻隔外界,包容自我,使得个人的生活与精神气质有所依托。
俗语中所说的“缺角屋”,顾名思义就是缺角的房子,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极为常见的。尤其是现代商品房,大部分都是缺角屋。过去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四方形的,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古人认为这象征着安稳幸福。中国人都讲究方正、规则、对称。“缺角屋”或不规则的房屋住宅容易导致人精神紧张,因为房屋不符合人类的共性的遗传特征。从传统风水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住宅容易导致家庭不和,同时也包括人与物的不和。
“破脑房”又是什么?为何宁愿住“缺角屋”,也不能住“破脑房”呢?古人为何会有这样的结论?众所周知,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卧室,所以应该多考虑位置、通风和采光的问题。住宅风水学中提到,房门不能靠门,床头也不能靠门,床头更不能直接对着厕所。厕所是水汽的聚集地,湿气非常重。如果长时间头部对着厕所,晚上睡觉容易被湿气侵蚀,对身体有很大的损害。
不仅如此,如果自己的卧室上方也是厕所,也属于“破脑房”。这些并非是封建迷信,而是古人根据自然规律而得出的结论,如果长时间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很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危害,所以有一定的道理。对此,大家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