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东大学“学伴制”又被痛批——不仅是“学伴”,我国应当明令禁止所有异性涉外陪同服务
文/炳丁
日前,臭名昭著的留学生陪读制度、再次引爆网络,网称:南方周末表示,撒谎这个问题是没有讨论空间的,一个百年老校,一个重点大学。其代表接受接受媒体采访的工作人员公然撒谎,这无疑严重影响学校的形象。
山东大学根本就没有必要否认曾经有过这样的学伴制度,因为那个时候很多媒体都报道了这样的事情。山东大学的发言人要记住一点,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不是个人说没有就没有的,众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没有做过的事情众人不会冤枉,做过的事情却不敢承认,还公然撒谎否认没有发生过,那就是一错再错。
据长江新闻云,【山东大学否认曾有留学生“学伴制度”:“指鼠为鸭”殷鉴不远】网传山东大学日前已经取消了留学生“学伴”制度。为此,有媒体向山东大学求证。山东大学校长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山东大学从未有过留学生“学伴”制度,过去没有,未来也不会有。这一回应瞬间就在互联网上炸了锅。也许这位工作人员有健忘症,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2019年,山东大学曾经因为为留学生招募“学伴”而引起极大的网络争议。2019年7月12日,山东大学曾经在官方微博账号上发布“情况说明”,称学校实施中外学生“学伴”项目,旨在通过中外学生相互学习,促进学业进步及文化交流。情况说明表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审核把关不严,在相关报名表格中出现‘结交外国异性友人’不当选项等问题,引发不良影响,对此我们深表歉意”。这是明明白白承认学校确实存在“学伴”项目,而且承认项目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说明还表示,下一步将对“学伴”项目进行全面评估,认真总结反思,不断改进工作。这则“情况说明”,至今还在山东大学官方微博账号上,有17万多条评论,52万多点赞,转发也有2.9万次,可见这条微博当时的热度有多高。包括《人民日报》等在内的诸多主流媒体,当时也都对此做过报道。除此之外,还有更多证据证明山东大学曾经为留学生匹配过“学伴”。山东大学研究生会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曾经发布过“中外学伴见面会暨文化交流party”的图文信息,其中发布的多张图片上,都可以看到活动现场横幅上明晃晃地写着“中外学伴见面会”。另外,网上还流传一张发布于2019年7月7日、盖有“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鲜红印章的说明。说明称,“我校举办中外学生‘学伴’活动,合法且正当,符合教育部鼓励促进中外学生交流的精神”,“学伴”活动“并非只有山东大学在做……很多高校都举办过类似项目”,“我校举办学伴活动的通知是2018年发布的,并非新发布”。此外,网络上流传的新生微信群截图、学伴匹配结果文件截图等等,都是山东大学曾经存在学伴项目的证据。那么,山东大学校长办公室工作人员这次为什么要否认该校曾经存在过这一项目呢?可能是因为担心此事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毕竟,同在一个城市的济南大学,前段时间刚刚发生过负面舆情。事关留学生的话题很容易引起关注。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否认,反而引起了更大关注,带来了更大“负面影响”。四年前山东大学“学伴”项目引起舆论关注时,学校至少是承认了有此项目,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当用词做了道歉。当时的回应,其实是受到了舆论的欢迎。在上文提及的山大官方微博所发的“情况说明”的17万多条评论中,排名靠前的评论,多数还是支持山东大学这一回应的。而四年之后,工作人员却公然否认此前已经承认存在的项目,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学伴”项目本身是否合适,是可以讨论的。学校认为,这一项目的初衷是促进中外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帮助,符合教育部的精神。当然在实际执行中如果存在一些问题,可以就事论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至少这种承认问题存在的态度还是可以的。这也是当年的“情况说明”获得不少支持,成功平息了舆论的原因。而撒谎则是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没有讨论空间的。一个百年老校、重点大学,其代表学校接受媒体采访的工作人员可以公然撒谎,这无疑严重损害了学校的形象。人们自然会质疑,这样一所学校,在学术上能够“求真”吗?能做到其校训所说的“气有浩然”吗?“指鼠为鸭”殷鉴不远,大学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岂能连基本的诚实都不顾?
后记:网上流传的山东某大学的这项极为龌龊的制度,早在四年前引发无数网民暴怒,舆论压力沉重打击了这项让中国高等教育严重蒙羞的制度,此后这项制度至少是不敢再昭然若揭的执行了,近段时间再次被媒体拎起来批,那高“学伴制”的高校今后还敢顶风作案吗?
猥琐的洋垃圾与国内女性胡搞在一起,洋垃圾神态举止猥琐,其中应该不乏“学伴制”流毒,在有高校聚积的大城市中人们时不常看到的现象,这种现象十分有碍观瞻是妥妥的社会丑恶现象,也是从根本上与我们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背道而驰的。的确很难想象,这种二战战败后的日本、德国才存在的现象,怎么能在今天的中国出现?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殖民地文化遗存,也是殖民思想媚外思维的产物,与我国相当一部分人当中存在涉外智障密切相关。患有涉外智障的人,本身并无体质上的智力障碍,但只要一接触到涉外事务,智商就直线降低,经常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媚外之举,足以令全世界的人耻笑鄙夷,并能令国人极度的愤怒和寒心。这种涉外智障还会导致这样两个很恶劣的结果:一是让切身感受和知悉这种涉外智障现象的外国人从此看不起中国人,二是助力崇洋媚外现象病入膏肓,壮大涉外智障群体。
多年来,中国在文化强国建设上做了许许多多的努力,可是往往这样恶劣的涉外智障现象和洋垃圾魍魉不时冒出鬼火,就如同一锅好汤被几枚苍蝇屎搞浪费了,而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巨大投入和努力,随着此类丑恶现象出现则会大打折扣。
中国是世界级强国,岂能出现殖民地现象?每一个国人也都有责任义务捍卫中国的文化疆土。但涉外智障人员们是从来没有这样的认识意识的,相反,她们见到洋人就会奴相尽显,岂能不让外国人鄙视,让国人愤慨。这样的人一旦出现在社会公共视野,在涉外事务中丧失原则立场的事情,当然就会严重败坏我们全社会的形象,造成全社会的严重负面舆情。所以,一些单位的负责人必须要从中国国家安全、文化安全和人民的正当价值取向出发思考处理涉外事务,留学生工作当然必须遵循这个大原则。山东大学的“学伴制度”如此臭名远扬这么长时间,足以证明该校在有关方面工作做得非常差,引发该校学生和全社会的严重反感。
针对外国留学生的学伴制毫无疑问是一项既丢分又丢人,在外国人那里和中国人这里都打脸的制度,愚蠢至极,早该废除。这一进程中,我们要为广大网友点个大大的赞,之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人,没有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爱国情怀,不知这项丢分丢人的事还要持续多久,有关高校的负责人难则其咎,这些人应当受到严肃的惩戒,学伴制也必须严令禁止。还有,一些高校花大价钱“请”来品学兼差的洋垃圾凑数当留学生和所谓的外教以提升所谓“国际化水平”,也必须制止。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经费,浪费了国家资源,造成了群众的不满,还损害了我们国家高校在国际上的声誉。
透过“学伴制”丑闻,笔者还要强调一下,从事涉外异性陪同服务多见于一些以色情业为支柱产业的国家,中国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就应当关闭异性涉外陪同服务的窗口,至少是禁止年轻女性从事这种服务,绝大多数中国以外的国家地区严重缺乏性道德,与我国传统差异十分明显,如果不作出这样的禁止,今后一定还会引发严重的问题甚至恶劣的事件。事实上,由同性担任外国来华人员的陪同服务合情合理合法,动辄出现异性涉外陪同,必有妖。试想,如果当初山东大学搞同性伴读,岂能惹得这身麻烦?
文化的疆土是要靠思想行动维护的,我们要鼓励支持所有的正义网友,只要一发现社会丑恶现象,就坚决与之斗争,集体发出正义呼声,如四年前严重损害国格和民族尊严“学伴制度”被狠批,就令这项龌龊校制夹起了尾巴。此后,那些企图再用“学伴制度”讨好洋垃圾的涉外智障人员也感到了来自人民群众的强大监督压力,不得不有所收敛。今后,广大人民群众还要发扬好主人翁精神做好人民监督工作,对包括“学伴制”在内的涉外智障丑恶现象发现一起痛批一起,不断促进我国软实力文明水平提升,让社会环境更加净朗,女性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