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关羽大意失荆州,如果换成赵云,能不能守住荆州?

2022-05-31     枫叶谈古今

原标题:三国中,关羽大意失荆州,如果换成赵云,能不能守住荆州?

三国时期,诸葛亮派关羽镇守荆州,关羽出兵攻打曹操,而孙权又趁机袭击荆州,导致荆州沦陷,这不能不说是关羽的一大失误,是足以致命的失误。荆州十分重要,它北据汉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占据天时地利,对蜀吴两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关羽的一时大意,不仅使他失了这样一块宝地,也给他自己提前铺了一条走向死亡的道路。

荆州,《三国志》说“北据汉 、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诸葛隆中之对已经明确说,占据荆州,联吴抗曹,兵分两路,进击中原,一统天下。其战略位置之重要可见一斑。赤壁鏖战曹操败北,刘备迂回百折,方达到“刘备借荆州有去无还”的目的。

刘备所以会言而无信(直把鲁肃做掌上观的态度后人当有评述)一而无信、再而无信,荆州已不仅是诸葛亮所说的联吴抗曹的重要地理依据,更逐渐成为三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交叉、汇聚点。点以带面,面关全局。刘备借荆州后,谁来镇守已经显得尤为重要。

赵云似乎是最早考虑的人选。其时赵云经过长坂坡的严峻考验(赵子龙单骑救主非小说家言):复杂多变的混乱局势中救刘备的独子,舍弃刘备的夫人,至少表明赵云的政治头脑十分清醒而坚定;千军万马、血染战袍、历尽艰苦磨难显示出赵云对主子的忠诚耿耿;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匹马纵横充分证明赵云的战斗能力——实万人敌也!赵云的最大缺陷是没有参加“桃园结拜”,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给这个自己还算相信又不是最相信的,刘备不太放心。

诸葛亮也是刘备的思考轴心。诸葛亮是联吴的倡导者,昔司马德操言之曰“此间有俊杰。得卧龙即得天下”,雄才大略、惊天地泣鬼神!荆州的重要性诸葛亮既是发现者,也会是全力守护者。但诸葛亮的哥哥诸葛谨恰是江东孙权的谋士,刘备私下以为诸葛亮虽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在荆州恐不大超脱(也就是不大自然,谁知道刘备怎么想的。不大超脱含义甚多),或者就是不大放心。我好不容易借来了,没准因为你哥哥你再还回去!那可不是刘备的本意。

只有关羽了。刘备善于政治手腕,为不引起诸葛的怀疑(一说为当时刘备器重庞统甚于诸葛,故把庞统带于身边侍侯),决定由关羽协助诸葛共同管理荆州。但是很快,庞统命丧落凤坡,刘备悲痛之余,当即调诸葛至西川。至此,荆州的重任全部交给了关羽。

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刘备就象如鱼得水,霸业是逐渐扩大,从三条光棍汉变成了三队三万人马,从无落脚之地变成了独霸一方的蜀国君主皇帝。此间的艰难伟业,离不开诸葛亮的汉马功劳。

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岀山后,刘备把诸葛亮当做比任何亲人都要亲的左手右臂,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头衔,指挥行军打仗夺关谴将。这样一来,引发了关羽、张飞的非常妒忌。明明是他们俩跟刘备为先,为什么要把话语权军事指挥交给诸葛亮?关羽、张飞是对刘备的决定是满肚子怨气,对诸葛亮的指手划脚更是不服气。关羽、张飞,是举世闻名的虎将,干嘛让你一位手无杀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来指挥我?尔后,关张俩常常与诸葛亮发生矛盾,经常不服从诸葛亮的调谴指令。后经刘备劝解疏导,关张两才勉强听从诸葛亮的指挥。这样一来,关羽、张飞俩就给自己的人生安全带来了祸根。

刘备在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下,霸业是蒸蒸日上,一路斩将夺关,开辟了西川之都道,夺取了战略要城荆州,并立都府于成都。虽然夺得要地荆州,但距离西川首府是千万里之遥,驻守是非常困难的。万一有敌军来攻打,没有援军相助,必定是保不住。这一点是稍有军事头脑的人都会意识到这层危险性。但就在最危险没有援军可调的孤城,诸葛亮为什么非要关羽驻,蜀国数一无二的虎将来驻守呢?万一敌军来攻城,关羽不是要把命交给敌人说话了吗?关羽可是西蜀的重将重臣呀!问题答案全都在这里,诸葛亮就是这利用敌人之刀,除去自己身边碍手碍脚之人。而便于以后的一切军事行动无人干扰得以顺利进行。

结果,一切都在诸葛亮的算计中,曹操派兵攻打了荆州,活捉了关羽。曹操劝降于关羽,关羽不依。于是曹操不忍,但最终给把关羽给杀了。

虽然诸葛亮没有攥位之心,对刘备是忠于耿耿。但对于妨碍他事业发展之人还是容不下来。说明诸葛亮虽然谋略超群堪称一代军师名流,心怀还是不够宽敞明亮。瓜无滚圆,人无完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7db4bcef2653918173580f7989a94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