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以来,每天早晨不到六点,在桂湖街农贸市场,总会看到一个推着摩托车买菜的身影,他就是内江经开区壕子口街道的机关食堂师傅罗万奎。
罗师傅今年已经56岁了,是一名4050公益性岗位职工。大年三十这天,在接到单位上班的通知后,他放弃与家人团聚,第一时间回到了工作岗位,为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提供就餐保障。
随着地毯式摸排工作的不断深入,排查出居家观察的居民数量急剧增加,为确保隔离管控和服务保障工作落到实位,保证后期摸排工作的持续推进,他主动请缨,承担了每天为所有居家观察居民采购和派送食材的任务。
为了让每一位居家观察对象能够吃上新鲜的蔬菜,他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就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到农贸市场采购食材,按照统一标准和当天居家观察对象数量进行分装打包,像“快递老哥”一样来回奔波于6个社区。如此长达十余日,居家观察对象最多的时候接近200人,需要采购三百多斤蔬菜,摩托车要运两三趟才能拉完,但他却从未有过怨言。他常说:“我虽然不能到社区入户摸排,但希望尽我所能,为抗疫出一份力,保障居民的生活物资,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抗疫一线的各个工作岗位上,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像罗师傅这样的普通人,才使疫情防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