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玉洁 王永
“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将新产线的年产值做到8000万元!”最近,湖南久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斯维心情颇好。作为“创二代”,她一手创办的新公司试制的首批锂离子动力电池PACK于12月中旬下线,有望在春节后上市。作为从陈斯维父亲公司“裂变”出来的“新生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于久力新能源来说并非只是梦想。
陈斯维和久力新能源的“梦想”,绝非孤例。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好打赢“发展六仗”,雨湖高新区积极推进“三改一扩”和“智赋千企”两大行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存量企业扩能升级,全面提升企业质量效益,园区经济呈现量质齐升的蓬勃态势。
白云路。
“三改一扩”: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12月的一个平常工作日里,沐浴着冬季暖阳,湖南金龙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文建再次踏入车间巡查,新项目的进度让他有些挂心。
湖南金龙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湖南省循环经济的领跑企业,也是雨湖高新区的“明星”企业。雨湖高新区交地仅100天,金龙新材料就实现了第一批次产品下线,投产当年即实现营收25.31亿元。2022年,公司又新建原料分拣车间,新增上引法无氧铜杆生产线和铜排生产线。
2024年,公司又有哪些令人期待的“新动作”?“公司上马新能源相关的精深加工配套项目,总投资约3500万元,主要以生产T2高导电无氧铜杆以及铜排、新能源相关的软连接件产品为主,年产值将超过5亿元,正在申报‘三改一扩’项目。项目实施期为今年12月至明年5月,目前处于设备引进阶段。”黄文建告诉我们,届时,精深加工的产能将提高20%左右,产品的类型也将极大地丰富、拓宽,进入新能源的铜排市场以及更多新领域。
湖南金龙新材料有限公司忙得风生水起,雨湖高新区也没“闲着”。为促进园区“内循环”,凡是园区新引进来对铜材需求量比较大的企业,园区产业发展局局长洪智志都会上门当“说客”,“你们有什么设备需要配套材料的,欢迎到金龙新材料就近采购。”
除了帮忙对接资源和客户,雨湖高新区还在项目立项和审批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这令黄文建颇为感激。优越的营商环境,也成为金龙新材料一而再、再而三在雨湖高新区投资的底气和倚仗。
金龙新材。
紧锣密鼓扩产增效的,还有湖南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湖南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高性能混凝土减水剂改扩建项目投资1.1亿元,主要建设1栋生产线楼、1栋仓库、1栋综合办公楼、1栋生产辅助楼,投产后将实现年产8万吨母液,年产25万吨聚羧酸减水剂成品,年产值达3.3亿元。
聚羧酸减水剂属于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对于建筑行业二氧化碳节能减排意义非凡。湖南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涌忠介绍,扩建项目完工后,公司将成为科之杰集团华中地区主要研发、生产及供应基地。
在雨湖区“三改一扩”技术改造项目及任务表中,雨湖高新区企业占据了大比重,随手拎一个出来都颇有“分量”。
园区产业发展局局长洪智志介绍,根据产业分工,雨湖高新区将“三改一扩”的侧重点放在了先进储能材料和电池产业园,重点建设裕能四期、立劲锰酸锂项目、梅塞尔气体等相关产业项目,目的是为了打通先进储能材料的上下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闭环。
例如,湘潭立劲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尖晶石型锰酸锂电池材料项目,预计年产能3万吨,规划总用地面积约70亩,致力于打造生产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尖晶石型锰酸锂生产线;湖南湘钢梅塞尔气体产品有限公司的气体配套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建设2000吨/天产能空分装置、氪氙精制装置以及配套的公辅设施,为园区的新能源储能电池材料企业“助攻”。
技改提质,提升高端化水平;数改赋能,推动智能化升级;“绿改”转型,加快绿色低碳化发展;扩产增效,激发发展新动能……雨湖高新区以“智赋千企”“三改一扩”提质增效工作服务专班的模式,为园区企业和项目保驾护航。
营商环境: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营商环境是投资“风向标”、发展“晴雨表”。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是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雨湖高新区主要负责人打破思维定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服务效能提升推动政务服务升级,在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的同时,当好“服务员”“店小二”,营造干事创业、共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该园区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完善企业(项目)联络员队伍的实施方案》,选拔了一批企业(项目)联络员,派驻到园区企业和建设项目,当好亲商管家,指导项目建设,为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园区的企业和在建项目都有了“娘家人”。
湖南久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湘潭市双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脱胎”,为其主营的矿用牵引机车业务研发、生产配套的锂离子动力电池。该项目计划投资约2000万元,被列入雨湖区“三改一扩”技术改造项目。
然而,因历史遗留问题,双力电气仅有土地证,缺少不动产权证,融资成了“卡脖子”问题。
作为北二环先锋片区企业的“大管家”,雨湖高新区经济合作局副局长盛科峰敏锐发现了这一问题,“办理不动产权证,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政府部门有十几个,他们压根不熟悉流程。因此,园区针对企业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全程代办的模式,帮助双力电气、一格制药等企业办理权证。一来,助力企业形成了有效资产,促成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二来,替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报建经费。三来,促进了企业安全和合规性的整改。”
久力新能源试制锂离子动力电池。
久力新能源“掌门人”陈斯维为雨湖高新区的优质服务点赞,“不动产权证就快下来了,目前已有银行接洽我们,融资将用于新公司产线投产以及后续购地扩大生产等。”
当前,久力新能源技术负责人王斌带领团队,正忙于样品试制,“车间的年产量计划是1200台套锂离子动力电池PACK,其使用寿命、免维护性、易操作性均强于传统电池。届时,双力电气将拥有更多的市场主动权。”
在雨湖高新区,很多企业家都有这样的舒心感受,“我们只管轻装上阵,一心一意做产品,其他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能交给园区处理。”
“谁联点、谁负责”的机制,也让园区的企业(项目)联络员们有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第一视角,“基本上企业有什么问题,我们肯定是第一时间知情,并找出应对方法解决。”
为企业解决最棘手的权证办理问题,促成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每年举办不低于两场的银企对接会,为企业高管和技术人员子女协调解决就近入学问题……优良的营商环境体系,换来了政企之间的“双向奔赴”。
一格制药。
仅以先锋片区为例,便培育了平安电气、湘牵、一格制药3家上市后备企业,存量企业今年孵化裂变出5家新企业,不断加快行业内“开疆拓土”的步伐。
“做好企业服务,是体现园区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雨湖高新区以此为座右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全力以赴促发展、凝心聚力优环境、铆足干劲抓项目、乘势而上强工业,全面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向着“五好园区”的方向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