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有哪些亮点?

2024-06-12     环球网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已于日前结束,此次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后续,他们将进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接受全面系统的训练。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自2022年下半年全面启动,经过初选、复选、定选3个阶段。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6月1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港澳地区各有一名载荷专家入选可以说是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的一大亮点。

此外,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延续了第三批航天员年轻化的特点,这也被专家认为是在为未来中国的载人登月任务做准备。

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开展科学探索,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目前航天员队伍的建设,无论是从选拔还是训练,都统筹考虑了空间站和载人登月这两大任务来进行相关工作。

杨宇光表示,第四批预备航天员中,有8名航天驾驶员是从我军陆海空飞行员中选拔的,结合此前批次的航天员情况,例如神舟十七号飞行乘组的唐胜杰和江新林,还有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的李聪和李广苏,这四名第三批次的航天员,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年轻。“年轻化的特点凸显一个发展趋势,那就是我们是在为中国的载人登月任务做准备。”杨宇光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载人登月任务前期的一些工作已经在做了,比如登月航天员一定是经历了我国空间站的飞行,希望他们有飞行经历和经验,我国第四批航天员的选拔,对于航天员的知识结构,包括训练的一些项目,都会往未来的载人登月方面做一些考虑。

杨利伟表示,执行登月任务的航天员一定要有丰富的飞行经历或经验。此外还要有出色的心理素质,可能比飞空间站的时候要有更好的心理素质,毕竟飞得更远了。

杨利伟进一步介绍称,在训练项目上,现在的空间站任务,是在完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的。而未来到了月球,还有1/6的重力,这样对人的协调性、操作性有要求,因为登月任务还要进行月球车的操作。因此一些前期工作一定要做,包括训练设施现在就得着手去做,航天员很多的训练项目,包括一些训练大纲,现在也在做,相关的航天服现在已经进入研制阶段。

杨宇光认为,空间站任务虽然是在近地轨道上执行飞行任务,且任务流程比载人登月任务要简单,但空间站任务的太空飞行时长要比登月任务长得多。执行空间站任务意味着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空间的微重力环境,而且经历过火箭起飞和飞船降落这样的高风险环节,有助于航天员未来完成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此外,他还认为,通过近些年的一些航天任务,也能看到未来中国载人登月计划的一些“轮廓”。

黄伟芬介绍称,将为航天员开设跟地质有关的训练课程,后续还将安排航天员去野外实习,进行地质考察等相关内容的训练。

“随着载人登月任务的训练模拟器研制完成,相关训练任务就可以进入实质性开展阶段。航天员都要深入参加工程的研制工作,深入科研一线学习,为后续做技术储备。”黄伟芬称。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目前我国航天员选拔训练体系更加成熟完善,随着载人航天国际合作的深入推进,还将有国外航天员参与选拔训练并执行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6fb8712e43637c9263650967a7e6b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