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虽然我们不喜欢离别,但是人生自古谁无死,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情,虽然来得太过残忍,但我们仍然需要以一种平和的方式接受它,并且选择一种适宜的丧葬方式处理人的遗体。从古代开始,我们就崇尚入土为安,但是今天,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促使我们开始在丧葬方式上寻求创新。
现在有一种新的丧葬方式即将取代火葬,那就是冰葬技术,目前武汉已经开始试行了,到底反响如何?又怎么操作呢?
一、最先使用冰葬的人
其实,冰葬并不是我们在科幻小说中凭空想象出来的一种丧葬方式,在国外就已经有着源远流长的冰葬传统。北美洲的爱斯基摩人经常使用冰葬,对于他们来说,葬礼一定要用冰葬来进行。因为爱斯基摩天气寒冷,水倒在地上都可以结冰,所以他们在很多行事方式上,都和冰有很大的关系。
在爱斯基摩,要去世的老人会拿上一块兽皮,到冰窟里找到儿子事先为自己准备好的冰块。
他们往往会提前好几天就进去冰窟,等待死神的到来,等到老人在冰窟中进去五天,他们的子孙就会将冰窟永远封住,这样常人无法进去,里面的人也无法出来。
这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墓地,虽然这个方法听起来很残忍,但爱斯基摩一直以来都保留着这种习俗。
二、冰葬到底怎么操作?
在我们的头脑当中,冰葬或许就是将人的身体结冰,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是这么简单。冰葬是指在人死之后,迅速地将尸体运送到冰室,然后将它进行冰冻,在冰冻之后还会使用零下196度的液氮,将人的遗体进行处理。主要是将人的冰冻后的尸体粉碎,但是粉碎之后会有杂质存在,这个时候需要用特殊的手段提炼杂质,留下完全没有杂质的骨灰。
一般来说,一个150斤的成年人通过冰葬的方式留下来的骨灰只有20克。把冰葬,从传统仪式和书籍中搬下来成为现实的,是瑞士的一个女研究家。
三、在武汉实行的冰葬
不久之前,武汉决定将冰葬方式引入。这一个举措被社会公众广泛议论,也是褒贬不一。年轻人都秉持着欢迎的态度,因为他们的开明思想能够让他们接受这种新生事物。但是也有很多人并不能理解这样的新措施到底有何意义,因为入土为安的思想一直在我们的头脑中存在,让我们无法接受冰葬之后死无全尸甚至粉身碎骨的下场。
从环保意义上来说,冰葬有很大的优点。有研究人员曾经将火葬和冰葬进行对比,
发现火葬一具尸体需要消耗15公斤的柴油和25度左右的电量。
从全国普及火葬开始到现在,我们已经消耗了无数的柴油和电量,而这些本可以节约下来去发展其他的产业。所以冰葬在大家热切的关注中到来,取代火葬是一种新型趋势。
时代的脚步不断向前,而我们身边也不断地有旧事物消散,新事物出现。新型冰葬方式在诞生之际,遭遇了很多人的反对,但是它是目前最符合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丧葬方式。总的来说,冰葬是优点大过于缺点,在以后科技不断发展,人的思维和意识不断提升之后,一定会成为一种普及型的丧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