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突然去世,刺痛全网:生前遗愿曝光,让人心疼

2022-08-09     窈窕妈妈

原标题:她突然去世,刺痛全网:生前遗愿曝光,让人心疼

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2019年6月16日,雨夜。

广西百色市凌云山,电闪雷鸣,泥沙俱下,洪水挡住了去路。

一个女孩停在车里进退两难,车灯发出微弱的光,照出密集的雨点。

她拍下暴雨视频发到群里,“我遇到山洪了,两头都走不了”。

随后,失去了消息。

第二天,搜救人员在河道中找到了她的遗体……

消息迅速蔓延,如晴天霹雳,刺痛了所有人。

女孩名叫黄文秀,是百色市百坭村“驻村书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七一勋章获得者。

3年后,以黄文秀为原型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开播,豆瓣评分高达9.1。

然而遗憾的是,与那些收视火热的流量剧相比,这部剧在网上并没有什么讨论度。

可即便没流量,我还是想写这篇文章,因为黄文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

“你好,我叫黄文秀”

1989年夏天,黄文秀出生于广西百色的一个小山村。

为了维持生计,爸爸每天起早贪黑,去山上种甘蔗、芒果,妈妈在家里干家务。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文秀很小就特别懂事。学习从不让父母操心,还主动帮忙干农活。

去山里,她会主动走在前面,护着妈妈。

去果园除草,被虫子叮了一身包,用清凉油随便涂涂,也不抱怨。

别的小朋友都向父母讨要生日蛋糕,文秀却几乎没有过生日。

高中时,文秀英语不好,为了弥补短板,她每天最晚离开教室,反复背诵单词。

一年后,老师惊奇地发现,文秀做题速度越来越快,正确率也很高。

后来,她考入山西长治学院,成为当地少有的大学生。

母亲卖掉了自己的首饰,依旧凑不够学费,文秀靠着贷款和好心人的资助才得以上大学。

母亲经常念叨“我们欠国家的太多了”,文秀也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要回馈社会。

后来,妈妈生病住院,还在读书的文秀告诉爸爸,哪怕借钱也要治好妈妈,钱她会慢慢还。

为了支撑生活费和医疗费,她暑假很少回家,没有人知道她默默打了多少工。

大学期间,她不负众望考上了研究生,也一天比一天自信、活泼。

她用打工赚的钱把父亲接到北京,来到天安门,圆了父亲多年的梦想。照片里,父女俩一脸骄傲。

硕士毕业时,作为优秀毕业生,文秀拿到了“国家电网”的高薪工作,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离开小山村,来到大城市,是多少大山儿女的梦想,然而黄文秀却毅然决定放弃这份工作,回百色建设家乡。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帮助需要的人,才是她的理想。

男友为了把文秀留在北京,甚至向她父亲下跪。

父亲理解文秀的志向“女儿的事,她自己做主”。

知道家乡的穷苦,文秀做不到只顾自己的前程。

“总有人要回去的,我就是那个要回去的人。以前读书有很多人帮我,我也该回报社会了。”

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

2016年,文秀顺利进入百色宣传部工作。

好好的县机关不呆,她主动申请到“百坭村”扶贫,立志改变这个深度贫困村。

市区坐大巴到坭村,要在陡峭的盘山公路上摇摇晃晃近5个小时,才能到达。

这里暴雨频发,经常发生山洪和塌方,影响了村里的饮水和灌溉。

百坭村有5个屯都在山上,每到下雨天,路面泥泞、坑洼不平,严重影响产业发展。

交通闭塞,极度贫困……这对从未干过扶贫工作的文秀而言,挑战可不小。

起初,村民并不信任这位学生模样的女书记。“不在大城市吹空调,跑回来我们这穷地方做什么?”

面对误解,她没有气馁。

村民不搭理,她就帮扫院子,帮摘砂糖橘、收玉米、种油茶。

贫困户不在家,她就去田里找,一边干农活一边聊政策。

“一口洋气的普通话,谁会认为你跟他们亲?指望你带领大伙儿脱贫?”村支书的一句话,让她茅塞顿开。

通过刻意练习,几个月后,她已经可以用当地方言交流,也取得村民的信任。“你这个女娃娃,还是真的难缠得很呐。”

有句话叫,扶贫先扶志。

村里有个叫金凤的孩子不想读书,只想早点嫁人,过上好日子。

文秀得知此事,邀请两个正在暑假实践的学妹和金凤住在一起。

女大学生的出现,让金凤认识到女人有知识会更强大,决定继续求学。

单身汉黄元军,住在脏乱差的屋子里,每天游手好闲,等着国家发补助。

不顾同事的劝阻,文秀带头帮忙收拾屋子。

看着整洁干净的房间,黄元军没想到,他自己都放弃的生活,竟然还有人在乎。

“人拿你当人看,你要活出个人样哦”。从此,他一改懒惰邋遢,生活步入正轨。

精神面貌有了,下一步就是扶持产业发展。

通过实地走访,她根据每家的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创收方案。

种植山茶油的农民,产量低,收入少。文秀解决种植难题,申请贷款办榨油房。

因为交通运输不便,砂糖橘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她熬夜做方案,争取修路资金。

路修好了,又安路灯,建蓄水池,设电商服务站……一张手绘的贫困户分布图,布满了她的足迹。

她最爱的长裙,驻村后再也没穿过。那个曾经爱美的姑娘,晒黑了、也变壮了。

在她的带领下,村民的日子在热热闹闹往前走。不到一年时间:

砂糖橘种植户每户增加了2500元的收入,

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增收6.38万元,

贫困率从22.88%下降到2.71%……

除了经济发展,文秀也格外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有孩子考上大学,她帮忙申请了5000元补助,其他贫困户心理不平衡。文秀上门解释,“钱是上学用的,如果你家孩子能考上大学,也能拿这笔钱。”

每到周末,把村里的小孩都召集到一起,制作零食、传授知识。

就这样,百坭村变得越来越好。驻村满一年的那天,那辆载着她东奔西走的汽车,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

她在朋友圈记录“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

2018年国庆节,百坭村第一家酒坊开业,她自掏腰包,预定了200斤新酿的酒。

她跟大伙说“今天,咱们一起存下这些酒,待到全村脱贫的那一天,我们和全村乡亲们一起再喝庆功酒”。

“这不只是庆功酒,也是‘女儿红’,等到那一天,文秀姑娘要把自己嫁出去!”

她羞着脸“到时候,我请百坭村的全村人民为我证婚”

此时,“那用屯”已经实现了全屯脱贫,有5户村民年收入超过了10万。

如今的百坭村

“还有15户56人未脱贫,公共服务还有待建设完善,这些我充满信心”她计划着,再努努力,争取全村脱贫。

然而,厄运却悄然而至。

那坛“女儿红”,再也等不来她的主人。

她的人生,停在那个雨夜

初夏,一个平常的夜晚。

文秀抽空回了趟家,看望病床上的爸爸。

雨越下越大,她怕村里受灾,不顾父亲挽留,随便扒拉几口饭便驱车回去。

不久后,她失联了。

那个雨夜,文秀牺牲在扶贫路上,生命定格在30岁。

追悼会上,百合和白菊簇拥着遗照。照片上,她戴着黑框眼镜,浅浅地笑着。

村民挤满了礼堂,泣不成声。他们清清楚楚地记着“秀儿在百坭村度过了1年零81天”。

女儿走了,父亲再也没有笑过。

母亲自责为什么自己不会开车,不能提醒女儿如何安全驾驶。

同事心痛万分“说好的打赢扶贫战,我们一起收兵,你失约了”。

是啊,文秀答应好要教村民做电商卖水果,如今,果树已经齐腰高,她却食言了。

文秀离开后,人们才发现,这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家里却有肝癌晚期的父亲和先天心脏病的母亲。

“她经常资助孤寡老人和孩子,没想到家庭如此贫寒”。

铺的是水泥地,门窗都没装。最值钱的家具,是一台老式电视机。

衣柜里,还有一条未摘吊牌的长裙,文秀再也没机会穿上它了。

村部的宿舍,一切还是她离开时的模样。

床下放着水鞋;

墙角放着那把沉默的吉他;

书架上的“驻村日记”记录着她征程上的点点滴滴。

村子变好了,她却看不到了

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父亲替女儿戴上了大红花,泪眼涟涟。

《大山的女儿》摄制组找到他,他说“上映的时候,一定要通知我去看”。

遗憾的是,没等到上映,他就因病去世。

文秀母亲戴着一个手镯,这是女儿送的礼物,她从来舍不得摘下。

离开后第三年,文秀曾经无比牵挂的杉木、油茶、砂糖橘长势茂盛,百坭村也实现了全部脱贫。

可惜,她没能看到这一天。

当地有传说,离世的人会变成蝴蝶,飞回家乡看看。

曾有一只黄色的蝴蝶飞到村支部,村民说“这是黄书记回来看我们了”

生前,文秀希望盖一座两层的小楼,开一家幼儿园。

如今,这个遗愿也实现了。

一百多名孩子在明亮的教室里,笑靥如花。

文秀,你看到了吗?

网友说:“文秀幼儿园”,她一定看得见。

“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

她放弃高薪工作主动请缨奔赴偏远的山村,成为这个时代的逆行者。

当拥有安逸稳定的工作成为人生赢家,当高收入被视为内卷成功的标志……黄文秀纯粹的“利他性”更显珍贵。

“我叫黄文秀,我来自广西贫困山区,我要回去,把希望带给父老乡亲”。

30年璀璨芳华,她活出了厚度与深度。

如今,斯人已去。

“那本日记簿,停在最后行。

那件鱼尾裙,再也没新娘……”

但她为白泥村奔走的背影,不该被忘记。

致敬“大山的女儿”黄文秀。

零热搜,没关系。

但忘了她,是所有人的遗憾!



参考资料:

共青团中央《黄文秀牺牲3周年,现在村子好了,她却看不到了》;

《再看依旧泪目!7个细节讲述黄文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黄文秀:法学硕士拒绝北京高薪,扎根大山扶贫,村民刚富她牺牲了;

纪录片《文秀,你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5dcb1b68169599709bcdf614fbb7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