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 2》中的60小时制是怎么来的?

2023-02-18   阿亮撩电影

原标题:《流浪地球 2》中的60小时制是怎么来的?

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上映已有一个多月,依然热度不减。无论是制作水平、特效场景,还是故事格局都有了全新的升级,其中,硬核的科学知识更是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看过电影的你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电影中的2058年,一天的时长由24小时设定为了60个小时。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定?是不是意味着人类将会打更长时间的工呢(oh,no)?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我们来复习一下“流浪地球”的整体计划:

刹车时代: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

逃逸时代: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

流浪时代1: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

流浪时代2: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调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

新太阳时代: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

电影《流浪地球2》作为第一部的前传,所在的时代背景就是第一步——“刹车时代”。我们知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大约需要二十四个小时,为人类带来了周期稳定的昼夜变化。而在电影中为了用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太阳开启流浪之旅,地球的自转速度需要逐渐变缓,完全停转的时间设定在了2065年,这样的变化就导致时间和历法也要随之改变。

科学顾问根据电影的时间线,倒推出了电影中地球在2058年的自转速度,从而算出自转一周大约需要60小时,这也意味着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都变长了。那么!我们的作息也许真的会发生改变,打工时间也许就......

不过,最惨的可能还不是打工人。有电影中地下城这一掩体,至少保命是没问题的,但是野外的动植物可就不一定了。

地球的自转影响着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也影响着地球磁场。假设此时地球停止自转,却依然绕着太阳公转,发生这样的改变后,面向太阳的一面将十分火热,而背阳一面则会极其寒冷,在“冰火两重天”这样极端的气候下,相信极少有动物可以承受,可能会导致动物大范围迁徙或灭绝。

地球停止自转后的海陆分布进行建模

同时,我们也可以想象,在背阳一面,由于长时间没有阳光照射,植物会停止光合作用,氧气可能会变得稀少。

不过,往好的一面想,也许它们会像三体人一样,面对不断交替出现的恒纪元与乱纪元,文明总是在灭绝和重生间迸发出新的希望,生活在地球上千万年的动植物们,也许也会有自己的办法找到继续适应下去的方式。

除此之外,没有了自转也意味着没有了磁场,大量的宇宙射线和辐射将会直接照射到地球上的大量生物身上造成危害。

不过,在这些事情发生前,还是先来好好守护它们吧!

#地球上的科学小故事#

#电影流浪地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