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婆媳之间就像是前世的仇人,今生遇见了就只有互掐的分,没有谁愿意让谁。
如果儿媳妇让了,婆婆就会变本加厉;如果婆婆让了,又会被儿媳妇欺负。好像很少听到哪一家的婆媳之间没有一点问题的,总是听说那家的婆媳又闹翻天了。
“你媳妇继续在家待着,我就回老家。”“妈,您早该走了。”乍一看这段对话,我们都会觉得这儿媳妇太不懂事了,都要逼着婆婆离开家,回到老家生活了。而且儿子好像也不孝,居然要赶婆婆走。
其实,事情真的不是我们想象之中的那样,儿媳也不是不懂事,儿子更不是不孝,不过是被逼无奈,否则怎么会这样说自己的母亲呢?
秦宇宁情感自述:
我现在已经对母亲无可奈何了,她整天没有事情做,就盯着我媳妇周怡,找她的毛病与错处。我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还得面对一个鸡飞狗跳的家而不是一个温馨的家。我夹在中间,还要两头劝说,两头安慰,真的很累。
母亲总说周怡这里不好,那里也不好,做什么都是错,孩子已经三岁了,送幼儿园了。母亲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了,整天盯着周怡,觉得周怡不去上班,整天待在家里吃闲饭。
可是,周怡生孩子的时候是剖腹产,还一起做了一个手术,取了一颗肿瘤,身体需要慢慢恢复,这三年照顾孩子那么累,母亲只是在一边说,责怪周怡不会带孩子,可她又不去帮忙。
有哪个女人是天生就会带孩子的,带不来很正常,慢慢来就好,可是母亲差点把周怡逼出抑郁症。还好发现得及时,没有酿成大错。刚把母亲送回老家一周,她又来了。这一待,就待了三年。
在这三年期间,母亲和周怡之间的矛盾不断,基本上隔三差五就要调解一次,我都快赶上居委会大妈了。而且,基本上都是我母亲故意找茬,而不是周怡的错。
这天,母亲把我拉到一边,说:“谁像她一样,孩子都上幼儿园了还不出去找工作。你媳妇继续在家待着,我就回老家!”
我一听,真的是谢天谢地!我曾经无数次暗示、提示、明示母亲,希望她能够回到老家,可是她都装作听不懂,就是不愿意回去。现在母亲愿意回老家真的是太好了,“妈,您早该走了!”
母亲很诧异,她可能以为我要说周怡,却没有想到我真的希望她回家,母亲很生气,说“你居然要赶你妈走!她有什么好的,你这么护着她。”
我说:“妈,您来的这三年,我也累了,您总是找周怡的茬,我都让她忍下来了。她说为了我不和您计较,但是您越来越过分了。我不想让她继续受委屈了,她爱我,我也爱她,而且我挣的钱也能够养家。您还是走吧!”
后来,母亲真的负气走了,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情感分析:
在秦宇宁的角度来看,这样做也许是最好的办法了。其实,像秦宇宁这样的家庭有很多。由于婆婆太为难儿媳妇了,整天挑刺、找茬,导致儿子在这个过程里面已经完全不理解母亲为何要这么做,真的至于吗?有必要没事找茬吗?这样做难道母亲自己不累吗?
有很多的婆婆都不喜欢儿媳,不外乎是因为婆婆觉得儿媳抢走了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婆婆觉得儿媳不是自己心目中最满意的模样,婆婆觉得儿媳就应该完全听从自己的话语等等。
于是,婆婆总是会与儿媳怄气。这时候,如果儿子护着媳妇,婆媳关系只会越来越糟糕,越来越僵;可如果儿子不护着媳妇,到最后可能就会失去媳妇。好像儿子无论怎么做都是错的,就像是风箱里面的老鼠,两头受气了。
女人何苦要这样为难女人呢?很多婆婆当年受了自己婆婆的气,就想要在儿媳的身上讨回来,自己也要那样做,自己也要试一试那样是什么样的感觉。
于是就有了那句话:三十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却拿来为难下一代的人。到最后无限循环,没完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