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影视剧里总是喜欢刻画富贵者的人生,他们要么含着金汤匙出生,一路有人相助,要么到最后展露身份,突然之间站到顶峰。
看着一个人大杀四方的确解气,可作为普通人实在难以共情,因为我们的人生没有那么一帆风顺,反而坎坷不断。那些编剧们以为的苦难,不及普通人所经历的十分之一,而让人觉得自己更加可悲。
越是看过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现实主义作品,越是怀念那些真正为普通人发声的经典之作,比如余华的《活着》。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经典,豆瓣9.6分的神作,《活着》以一己之力扛起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大旗,让读者们的情绪终于得以发泄。
在这本书里,男主角福贵就是彻头彻尾的小人物,他的确生来富贵,但很快就被挥霍干净,余华并未打开金手指,让福贵重新走向巅峰,而是让他一辈子活得平庸、受尽苦难。
我想这才是真实的人生,没有那么容易逆风翻盘,也很难跨越阶层,有的只是人们在俗世的洪流里慢慢挣扎,一边受苦一边追寻幸福。
似乎每一个活到最后的人都吃过了大苦,受尽了波折,也正是因此,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具人生体验,也在一路的跌跌撞撞中收获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感悟,
每一份苦难都在塑造灵魂,每一次坎坷都在打磨人心,越是吃过大苦的人,人格越是完整坚韧。
到最后,他们都活成了《活着》里的福贵,虽贫穷,却有常人不能及之意志,外人不可比拟的清醒,这使得他们在晚年时活得无比豁达。
这是读过这本《活着》才真正懂得,原来苦难也具有双面性,在你摸爬滚打之后,将迎来崭新的人生。
吃过大苦的人,身上都带有着这些特征。
01:不喜欢抱怨,默默前行
《活着》塑造的苦难,实在太让人动情,以至于每每翻开这本书,都忍不住潸然泪下。
很多读者都从这本书里看到了自己,重温了一遍人生路。
普通人就如福贵这样年少轻狂,后来被命运上了一课,之后的每一刻都要面对命运的考验,几乎每一次都要备受摧残才能达到目的。
每当你以为生活就会好转时,一转身就被打回原形。
福贵家道中落之后,一直靠着体力活谋生,好不容易等到家境稍微好转,可以给家人吃饱穿暖的机会,却误入军队,消失两年之久,终于回来时,物是人非。
之后,福贵和妻子家珍守望相助,一家人其乐融融,虽然贫困倒也幸福自在,可是没想到,苦难又接踵而至,一次次夺走了他最爱的人,到最后只剩一头老牛与之做伴。
看着余华描写福贵的这一生,也仿佛窥见自己的一辈子,我们都在默默经历,慢慢看透一切。曾经还试图抱怨过,后来就将所有都藏在了心底。
因为终于明白,人生就是如此,风浪从未停息,没有任何人能帮得了自己,默默扛过去就好。
在人群中抱怨不已的人,恰恰暴露了自己经历得太少,而那些早就吃过大苦,见识过大风大浪的人,已经不屑于抱怨,因为他们经历了太多,早就看开了。
当有一天,你闭上嘴巴,不再期盼抱怨就能解决问题时,说明你已经成熟了,此时的你也具有了应对命运的能力。
02:不寄希望于任何人,只依靠自己
小时候喜欢成群结队,摔倒了就试图找他人帮助,等你多摔几次就会发现,没有人能时时刻刻陪在你身边,总有一天我们都要学着默默站起来,擦干眼泪继续前行。
《活着》里也是如此,当初一无所有的他,也曾哭过、绝望过,但经历的苦难太多了,早就停止哭泣,坚强挺立。
人生的这条路啊,终究只能自己走,有人能为你打伞,但没人能替你经历。
从小依靠他人的孩子,就像一只未经风吹雨打得鲜花,也许只是一场大雨就能将其彻底吹散。
而总是靠自己的你早就长成了顽强不屈的腊梅,越是苦难侵袭,越是傲然挺立。
你发现了吗?在我们身边那些吃过大苦的人,早就都如《活着》中的福贵那样,从不抱怨,默默前行,依靠自己顽强生活。
他们未必功成名就,未必人人爱戴,但能抵抗人生的风风雨雨,也因此令人肃然起敬。
这些人未必赢得成功,但从人生的角度来看,他们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吃过苦头、经历过人生之后,早就看不进去那些乌托邦式的作品,因为你知道人生不是如此,但一定能被《活着》而触动。
它写出了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你,让人如释重负。
推荐顽强的你看一看这本《活着》,既能重温人生,又能感悟余华所描写的从不屈服的生命力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