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
11 月 2~3 日,2023《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亚太区发布仪式暨青年科技论坛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成功举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通过视频向全场致辞,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青年科技人才处于创新创造力的高峰期,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为薛其坤院士完整版演讲内容,经少量编辑、修改后发出。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参加今天由余杭区人民政府和《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联合举办的“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发布仪式暨青年科技论坛。首先,我谨代表南方科技大学向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刚主持人提到了这个巴克利奖,非常荣幸能够获得此次殊荣。这是国际物理学界对我和我的研究团队多年来在拓扑绝缘体及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的高度认可,对我来讲,是一个莫大的幸福,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继续从事基础研究、探索物质世界的信心。
在今天的会场,也将会有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因在各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研究进展而受到表彰,由衷地对大家表示祝贺。这是属于你们的荣耀时刻,希望这个荣耀时刻更加坚定你们的科研梦想,并支撑你们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广、更深。
青年科技人才处于创新创造力的高峰期,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起“青年科技人才评选”活动,充分挖掘和鼓励青年人才,并为青年人提供交流、展示的舞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南方科技大学建校十二年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这与我们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密不可分。目前全校共有教师 1400 余人,其中教研系列教师 750 余人。教研系列人员平均年龄为 43 岁,青年科学家的占比为 52.5%。自 2021 年以来,学校累计引进海外优青 98 人,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在校工作的全时院士 49 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人才近 200 人,南科大成为深圳市首屈一指的人才高地。
为了充分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南科大一方面通过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自由电子激光、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平台,为青年科学家打造开展科学研究的“金刚钻”;另一方面,积极推行符合基础研究规律和青年人才成长规律的长周期支持机制,形成“温暖如春”、适合“坐冷板凳”的工作氛围,鼓励青年人才在基础研究里深挖深潜,追求从 0 到 1 的原始创新。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在人才,尤其是作为生力军和主力军的青年人才。希望在座的青年人才们坚守科研理想,坚持“四个面向”,持续钻研,苦练“内功”,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