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新突破!烟台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烟台
胶东在线12月29日讯(记者 邬勇 摄影 李刚)“今年以来,全市平安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建活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12月29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平安烟台系列创建情况新闻发布会,烟台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袁明园在介绍全市平安烟台系列创建活动总体情况时表示,烟台市先后荣获“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国党委政法委系统“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等“国字号”荣誉。
烟台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袁明园
市域社会治理实现新突破
烟台市2020年成功申报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三年来,市委平安办统筹组织各区市、各部门,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健全完善了社会治安防治、矛盾纠纷联治、法德共治善治、基层群众自治、数字赋能智治等五大体系,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格局,走出了一条平安建设与社会治理共同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提升的烟台特色“长安之路”。
在今年试点验收期间,烟台市“零扣分”通过省级实地验收,顺利通过中央政法委抽查复核,9月19日烟台市荣获“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行业平安创建实现新突破
平安创建活动是平安烟台建设的有效抓手。今年起,烟台市常态化开展“个十百千”平安创建示范活动,每年评选表扬一批平安创建先进区市、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单位和先进个人,并优先推荐参加全国、全省平安创建评选活动。工作中,我们挑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学校、规上企业、道路交通、小区、养老、建筑工地、运输、渔港、景区、医院、矿区、农贸市场、金融、寄递、烟草等15个领域,每个领域逐一明确平安创建标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推动打造了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道路交通、平安矿区等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行业领域平安创建样板品牌,营造出浓厚的平安建设氛围。
平安预警水平实现新突破
平安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多、领域广,如何实时精准监测社会治安状况,及时预警预防风险隐患,一直是平安建设重点关注的问题。今年以来,深入调研论证,借鉴外地经验,统筹19个部门数据资源,创新建立起包括7大类22项80个指标的平安烟台指数体系和信息系统平台,量化展示各区市平安状况,每月形成一期分析报告,及时预警风险问题20余个,推动平安建设由“被动创”向“主动建”转变。
违法犯罪整治实现新突破
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涉众经济犯罪、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民转刑”命案犯罪等五类突出违法犯罪,市委平安办组织政法机关和交通运输局、地方金融监管局等17个部门,开展了全市五类突出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市公安局重拳开展了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系列行动,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开展了“双零”社区(村居)(无新发非法集资案件、无非法集资参与人)建设活动,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开展了交通安全“百日整治”等行动,推动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138起,涉众型经济案件56起,查处酒驾、醉驾2.6万余起,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5%、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3.9%,全市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护航发展实现新突破
护航企业发展是各级平安建设成员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以来,市委平安办组织各级各部门开展了“平安助千企 护航过万亿”安企暖企专项服务行动,先后排查涉企案件、矛盾、隐患、服务等4类14方面问题995个,各级政法机关深入开展“四问四帮四见面”企业走访活动,推动涉企问题全部整改完毕,其中,市司法局创新推出“法治体检”、“轻微违法容错清单”等措施,赢得企业高度评价。期间,我们组织881家企业开展了2轮次无记名满意度投票活动,企业对专项服务行动总体满意率96.6%,行动取得良好成效。
未成年人普法实现新突破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关每个家庭幸福、关系社会平安稳定。今年以来,会同市教育局等部门开展了“政法干警进校园 护航千堂法治课”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公安干警、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普法讲师260人,走进中小学校集中宣讲宪法、民法典和防欺凌、防侵害、防吸毒、防电诈和防交通事故等知识1600多场次,全市586所中小学校、63万中小学生实现普法全覆盖,推动建成校园安全司法先议办公室174处、模拟法庭95处、社会实践基地20处。12月15日,市委平安办联合烟台职业学院组建了烟台市和谐家庭法治教育研究会,围绕家庭教育热点问题开展理论研究,从家庭教育环节入手抓好青少年保护工作,不断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走深走实。
平安建设人人有责,平安成果人人共享。市委平安办将坚持“平安建设永远在路上”,不断深化平安创建系列活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