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节比赛进行到约5分钟时,塔姆一次罚球打破了安东尼-戴维斯在2017年创下的全明星赛单场得分记录。 最终他在31投22中,以3分18中10猛砍55分10个篮板6次助攻率队获胜,获得了以偶像科比命名的2023年全明星赛MVP奖杯。
超越戴维斯的球是塔姆在今天比赛中唯一命中的罚球。 作为今年全明星赛出场时间最多、出手最多、得分最多的球员,塔姆在所有比赛中只罚了两次罚球,而他本赛季常规赛的罚球次数为8.7次。
除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和塔姆一起在扬尼斯队的米切尔还罚了两次罚球。 这就是这次全明星赛的罚球记录。 对面的勒布朗队有12名球员,但全场加起来一次罚球都没有。 毫无疑问,他创造了全明星赛历史上最低的罚球记录。 与此相对应,这两个队共出手255次,投出了其中126个三分球。
我们曾经如此痛恨NBA为了高分迎合明星球员们罚球的愿望,但今天我们却如此想念罚球。 因为它毕竟代表着某种身体对抗和竞争态度。 现在的全明星赛,完全变了,不能说是篮球的“比赛”。
从任何意义上来说,2020年全明星大赛的改制——第四节,从通常的时机变更为目标分数突然死亡的埃兰式结局是极其成功的。 这位前工会主席保罗提出并最终实行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全明星赛第四节到垃圾时间的尴尬,给已经72年的老比赛带来了新的活力。
但是谁也没想到,在全明星赛史上,这种药最好的良药只维持了三年的药效,所有人就回到了腐烂的状态,整个全明星赛变得更加寒碜,烂得可以说是最坏的。 我无法想象我们有今年这么无聊的全明星游戏。
从整场比赛来看,塔姆一节27分、一节55分的得分纪录将载入史册,除此之外,他与绿军搭档杰伦-布朗在第三节结束后的连续单圈,以及拉德的3分中场,都只有那么一点意义。
就连NBA最自豪的末节改造,也完全偏向了第三节的巨大差距,被期待的第四节群星大战直接打错了地方。 包括选手在内的现场所有人似乎都想赶紧结束。 好在堵车来之前我开车回家了。
其实,这次全明星赛最大的看点是在比赛开始之前就结束了。 两队队长在现场直播中选人“公开处决”,比没有任何对抗的投篮训练要有趣得多。
詹姆斯不愧是曾5次率领全明星赛取得全胜的男星,他选择了星光够足、能力在线、结构合理、乍一看能取得6连胜的选手。 哥哥在选人阶段“漏洞百出”,在替补阶段,他喊的是莫兰特的名字,但灰熊新星已经交出了库里,成为了首发球员。 如此明显的乌龙,胸有成竹,自信的表情变成了捧腹的滑稽场景,球迷们再次质疑他的球队建设策略。
但是球迷们低估了字母哥哥在前两次组队失败中吸取的教训。 自己这边并不像勒布朗队那样有很多大牌球星,尺寸看起来也很亏,但是这些名字——塔姆想要科比名字的奖杯,利拉队的表现很差,来到全明星周末吹口气看到米切尔被卖给爵士后又故国重访,想证明自己、马尔康是唯一的全明星当然是划不来的…
于是,字母哥哥第一轮就放心受伤了,但詹姆斯会坚持到在比赛中戳到手指为止。 由于他选择的球员无法对抗——能力最强的约奇、唐奇奇的无心恋战,恩比德、欧文坚如磐石,乔治状态不佳,最终必须靠第二场全明星赛入选的杰伦-布朗支撑场面
这次全明星游戏之所以险恶,根本问题是巨星太少。 最大牌的四位明星——垃圾杜的字都被打上了彩。 如果算上已经受伤一个多月的席恩,今年全明星赛的10名首发将减少到一半以下。 虽然是以主办国的身份被选中的马尔卡宁,但是全明星出道战直接回到首发阵容中,星光的黯淡令人惊讶。
没有住在镇上的老板,还有7名选手今年第一次入选,难怪比赛很难看。 该玩的时候不能玩,该认真的时候不能认真,很多选手彼此不熟悉,也做不出什么花样来。 最重要的是,四大巨星不在场。 如果大家都能接受的龙头大哥没有人能决定比赛的基调,那就只能松松垮垮地乱走这条路了。
杰伦-布朗希望在末节打得更有竞争力,但队友们不这么认为。 如果有詹姆斯的话,哪怕只有一点也好,大家都会卖他的脸吧。 因为布朗自己没有足以号令群雄的江湖地位。 但是,很遗憾詹姆斯下半场几乎都休息了,布朗下定决心也没能改变现状。
结果,就连勒布朗主帅迈克尔马龙也直言不讳地说,这是“史上最糟糕的篮球比赛”。
当我想起多年后2023年的全明星周末,我们可能连塔姆55分单场比赛的得分记录都忘了。 我只记得白人矮胖选手完成了四个可怕的扣篮。
麦克兰最受欢迎的故事是因为他不是真正的NBA标准合同选手,至多是“临时工”。 这大概是2023年全明星周末的写照。 当然,与球迷因憎恨铁不成钢而评论的“做不到也行”不同,NBA全明星赛是为了其商业价值而继续的。
但是,现在的局势也很清楚。 NBA自己已经活不下去了。 如果不再找点“外援”,恐怕很难继续下去。 如果不是像今年“虚假繁荣”的扣篮大赛一样,几天前刚刚签下双向合同的马克龙技术让4人心惊肉跳,成功提高了知名度,恐怕大部分球迷连4名参赛者的名字都叫不上来。
曾经群星闪耀、人人期待的全明星周末,就这样在2023年盐湖城画上了尴尬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