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强:数字化转型是银行业做好“五篇大文章”的关键抓手

2023-12-16     中国经营报

原标题:王家强:数字化转型是银行业做好“五篇大文章”的关键抓手

本报记者 王柯瑾 北京报道

日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设“金融强国”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中国银行(601988.SH)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家强表示:“科技与金融充分融合,是建设科技强国、经济强国和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代表未来发展方向与增长动能,但科技创新需要金融业提供财务激励、融资支持和风险管理;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投资者的信心、金融风险的化解,需要从科技变革带来的增长新动能中寻找方向和源泉。”

在王家强看来,“五篇大文章”的提出,瞄准的正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并为金融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银行业应当成为这“五篇大文章”的“笔杆子”和“主力军”,而银行业要做好“五篇大文章”,数字化转型是关键抓手和必由之路。

银行数字化转型究竟指什么?

银行数字化转型已明显区别于过去的电子化和网络化阶段。过去,金融科技主要是改变银行手工作业模式,实现自动化、终端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当前,数字化技术正在重塑银行的经营与管理体系,创新商业模式和底层技术架构,优化经营策略、产品服务方式和组织协同机制,连接不同场景入口,提供直达用户体验的产品服务。王家强分析认为,这有三个典型特征:

第一,转型核心是数据。数据已经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并列的生产要素,银行经营既需要基础信息、财务报表等传统金融数据,更需要大量有关用户“衣食住行”和心理活动等行为数据,才能精准获客、活客。同时,银行经营也产生海量数据,可以通过创新性利用,创造生产力,形成新的增加值。

第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随着信息获取、数据共享、资源流动成本大幅降低,银行要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唯有依靠极致、超预期的服务体验。通过数字化产品与数字化经营,更好理解客户痛点,更快解决客户问题,提供细致入微的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贡献度和忠诚度。

第三,提升服务质效是目标。无论怎么转型,银行作为融资、支付和风险管理中介的本质不会变,银行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满足客户需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并更好地保护数据、合规经营和防控风险,提升服务质效。

银行应怎样开展数字化转型?

王家强认为,银行数字化转型,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摆脱传统思维,高度重视金融科技投入,围绕数据要素进行系统性经营重构。

一是制定全面数字化转型战略。将金融科技作为发展驱动力,重点推进商业模式、经营决策、基础设施、组织文化的转型。

二是优化组织架构,推进战略实施。以组织架构创新为基础,强化跨条线统筹协同,建立敏捷柔性的跨部门项目组,注入新的文化,激发组织活力。

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提供资金与人才保障。近年来,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投入不断加码,国有大行和股份行成为行业科技投入的主力军。

四是推进数字化全渠道、全场景营销与生态圈建设。推动获客渠道、业务渠道和数据渠道变革,通过“横向触点+纵向搭链”,选择自建、投资、联盟、商业合作等不同模式,共建生态圈。

五是不断创新优化智慧运营、提高智能风控水平。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发展自动化程度更高、更具韧性、响应更快的“智慧运营”体系,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实现效率和成本的平衡。

六是强化数据治理,经营数字资产。完善数字资产的交易机制,加强对数字内容的保护,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优化数字资产管理职能架构,“管好”数据与“用好”数据齐头并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2745518956f4fdcb9fbea0c805c53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