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还有很多父母不知道:
和身体上的疼痛相比,心灵上的伤害,最为严重!
总有父母觉得:只要没有动手打孩子,就不算是伤害。
殊不知,无意间说出来的那些话,才是最伤人的。
成年人能听到好赖话,可孩子不能,毕竟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
明明知道孩子小,很多事情都不懂,却还是说着玩笑话。
可能在父母看来:这些话并没有恶意,是孩子小题大作了。
可实际上,那些不经意间说出来的话,对孩子的伤害性更大。可能过去很多年,只要一想起这些话,还是会觉得难过。
悲催的是,很多父母到现在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在说着让人伤心的话。
很想说一句:亲子关系,就是被父母的这些话,“作”没的。若干年后,看着跟自己不怎么亲密的孩子,后悔都来不及。
那这些看似玩笑的话,别再对孩子说了
第一句:再不听话,妈妈/爸爸就不要你了
有没有觉得这句话和耳熟呢?生活中,相信很多父母,都曾不止一次的对孩子说过。
当然,父母的初衷,只是为了让孩子听话,并非不爱孩子,更不是要抛弃孩子,可他们却用错了方式。
一句无心的话,孩子却当了真。尤其是第一次听到时,孩子要么会突然变得乖巧,生怕被父母抛弃;要么就开始嚎啕大哭,害怕被父母丢下。
无论孩子变成什么样,恐惧和害怕的种子,已经在他们的心里种下。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难以预估的伤害。
第二句:你看别人多优秀,再看看你
别人很好,可是跟自家孩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可偏偏,总是有很多无知的父母,他们习惯拿孩子去比较,习惯通过这种自我贬低的方式,激励孩子。
很想问问父母:若是你听到听到同样的话,内心会是怎样的想法呢?脾气好一点的父母,可能会独自生闷气;脾气暴躁的父母,可能当场就已经爆发。
既然自己都不喜欢听的话,为何要对孩子说呢?激励他们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一定不是不断比较的方法。
父母说得多了,孩子会下意识里觉得:所有人都很优秀,只有自己最笨拙,自信心也会慢慢丧失。
第三句: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捡垃圾
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父母真的煞费苦心。除了日常的陪伴和督促之外,还会想办法激励他们。
有父母选择物质激励,奖励孩子喜欢的玩具,或者零食;也有父母选择语言激励,要么鼓励,要么刺激。
部分父母会对孩子说:要是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捡垃圾。
在父母心中,捡垃圾是特别低级的工作,可能早就按照工作,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这样不正确的价值观,就在无形中传递给了孩子。
工作没有贵贱之分,更何况捡拾垃圾,也是凭借双手赚钱,应该被尊重、被理解才对。
一旦孩子养成错误的价值观,那么他的为人处世,就会被影响。往大了说,对孩子日后的整体发展,都是有影响的。
这些再平常不过的话,相信在过去跟孩子相处中,父母曾不止一次的说过。虽然说父母没有坏心思,但是实质性的伤害,却已经形成了。
所以说,及时补救,才是眼下父母最应该做的事情。就像孩子一样,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认识不到错误,不敢承认错误……
跟孩子对话,父母要掌握这些技巧
1、尊重
哪怕孩子表现的不好,平时总是犯错误,父母也应该给予她们必要的尊重。
要知道,尊重是相互的,趁着现在孩子还小,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把“尊重”慢慢传递给他们。
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一定会教出懂尊重且听话的孩子。因为父母的尊重,会让孩子更乐意接受他们的意见。
2、信任
宁可相信别人家孩子的话,也不愿相信自家孩子,那些听风就是雨的父母,你们是时候清醒了。
任何时候,都请信任孩子,哪怕知道他们说了谎、犯了错。也请用正确的方式引导他们,而不是直接怀疑和否定,这对孩子的打击是致命的。
3、鼓励
要说最能激励孩子进步的方式,一定是鼓励!
尤其是润物细无声的语言鼓励,最能打动孩子,他们某件事做的比较好,某句话说的很到位,或者有了小小的进步,都值得被肯定和鼓励。
在父母的语言鼓励中,孩子会慢慢褪去自卑,变得越来越自信。因为他知道,父母就是他身后的依靠,是他永远可以信赖的人。
写在最后:会说话的父母,会带给孩子更多快乐,而且也更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所以说,父母要学会说话艺术,别把伤害带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