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路边茶与西路边茶区别

2019-08-16   静一号普洱茶

黑茶中的四川边茶生产历史悠久,宋代以来历朝官府推行"茶马法",明代(公元1371-1541年)就在四川雅安、天安等地设立管理茶马交换的"茶马司",四川边茶因而得名。到了清朝乾隆时代,政府规定雅安、天全、荣经等地所产的边茶专销西康和西藏,这些黑茶被称为"南路边茶";而灌县、崇庆、三邑等地所产边茶则专销川西北松潘、理县等地,被称为"西路边茶".

南路边茶是采割茶树枝叶经过加工而制成。南路边茶的鲜叶原料较粗老,可手采也可刀割。手采的是老叶或当年枝叶,刀割的则是当季或当年成熟新梢枝叶。南路边茶应加工方法不同,有毛庄茶和做庄茶之分。采割下来的鲜枝叶,杀青后未经蒸揉而直接干燥的,称"毛庄茶";采割下来的枝叶,杀青后,还要经过扎堆、晒茶、蒸茶,渥堆发醇后再进行干燥的,称"做庄茶".成品做庄茶分4级8等,茶叶粗老含有部分茶梗,叶张卷折成条,色泽棕褐加猪肝色,内质香气纯正,有黑茶之老茶香,滋味平和,汤色黄红明亮,叶底棕褐粗老;毛庄茶也称金玉茶,叶质粗老不成条,都是摊片,色泽枯黄,内质不如做庄茶。南路边茶是压制"康砖"和"金尖"的原料。

西路边茶的鲜叶原料比南路边茶更显粗老,采割当年或1-2年生茶树枝叶,杀青后晒干即可。西路边茶色泽枯黄,是压制"茯砖"和"方包茶的原料,制造茯砖的原料茶含梗量约20%左右,而制造方包茶的原料茶更粗老,含梗量达6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