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来院来得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颤患者被成功抢救

原标题:“幸好来院来得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颤患者被成功抢救

6月18日14点17分,我院急诊科抢救室的警铃响起:“有胸痛患者将送往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有心电图上传请协助诊断。” 值班医师罗婧上前查看院前急救系统的屏幕,心电图显示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罗婧马上电话通知了心内科值班医生并在医院的胸痛中心群里传输了这份心电图,“49岁男性,胸痛半小时,STEMI。”与此同时,院前急救医师赵宏哲在群内告知已和患者进行初步谈话。3分钟后,患者到达抢救室,罗婧医师立即下达医嘱:“接心电监护、吸氧、开通静脉通路、抽血化验。”

在护士执行上述医嘱时,罗婧向患者询问:“痛多久了?感觉哪里痛?”“半个小时吧。”患者杨先生摸了摸胸口正中央,又用右手指了指左上肢,“这边胳膊也有点。”话音刚落,患者突然失去意识并开始抽搐、面色发绀、呼吸困难,罗婧愣了一秒随即意识到,患者室颤了!抬头一看心电监护仪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她立刻开始胸外按压并喊到:“快把除颤仪推来!”20秒后,除颤仪到位,第一次电除颤—继续按压—室颤—再次除颤—按压—依然室颤—再次除颤—按压,经过4次除颤后,患者终于恢复了窦性心律。

目睹了惊险的这一幕,患者妻子已经跪坐在地上哭泣,罗婧安抚家属:“从鬼门关前回来了,幸好来医院来得早。” 随后,心内科介入与家属谈话手术事宜,14点50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在急诊科医护的护送下转运至导管室开始急诊PCI术,半小时后,患者手术成功,安返病房进行下一步治疗。

急诊科凌受毅主任介绍,心血管疾病至今依然是我国乃至全球的主要死亡原因,其中近一半是因为缺血性心脏病,即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心绞痛(UA),该名患者即为第一种,且并发了室颤,极为危险——室颤一旦发生,1分钟内没有除颤则极易演变为心跳呼吸骤停,若3-4分钟未得到有效的心肺复苏则发生猝死。

STEMI的治疗目标是在入院后60-90分钟内完成血管再灌注,首选治疗措施为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而治疗的成功率和长期预后,都与开始介入治疗的时间息息相关,治疗越早,拯救的心肌就越多,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当今,心血管病的发病年龄逐步年轻化,吸烟、熬夜、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在侵蚀着血管和健康,因此,日常生活中,建议大家常规进行年度体检,并尽量避免上述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控制;当发作胸痛/胸闷/心慌等不适时,尽快赶往就近的医院进行诊疗。症状严重时,请拨打120,我院胸痛中心24小时待命,为健康保驾护航。(高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