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又有重大发现!又是首次观测到的现象,不得不说,中国天眼这些年的成就还是“不少”。
当然,这一次的发现可能让很多人觉得,似乎成就没有多少一样,每次讲究的成就都是一样的,耗资11.5亿,它到底还能够做什么?
的确,这里面可能存在误解,很多人对中国天眼不了解,除了每次公布的成果相似之外,也没有看到啥,下面就详细看看,到底还有什么?
又是首次!中国天眼重大发现
对于中国天眼来说,大部分人应该不陌生了,这是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其反射面相当于30个足球场的射电望远镜,灵敏度达到世界第二大望远镜的2.5倍以上,在全球范围之中,也是属于领先的状态。
让位于我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在2020年通过国家验收之后,就正式开放运行了,当然,在建设的过程之中,我国也利用中国天眼实现了不少的技术突破,比如:
利用地球上的优良台址贵州天然喀斯特巨型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
自主发明主动变形反射面,在观测方向形成300米口径瞬时抛物面汇聚电磁波,在地面改正球差,实现宽带和全偏振。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变位工作方式的索网体系等等
这都说明了中国天眼的建设价值是非常明了的。
而在2023年结束前,我国居然又有重大发现宣布出来,又是中国首次,也说明了中国天眼是非常不错。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指出,“中国天眼”FAST 首次观测到快速射电暴的闪烁弧现象,这是什么?
其实就是快速射电暴(FRB),这一次的发现比较特殊,在全世界的射电望远镜之中,已经发现也只有几千例这样的爆发,其中数十例还会重复爆发,这些重复爆发的源被称为重复快速射电暴。
而我国这一次主导发现的 FRB 20220912A 的闪烁现象,证实了该现象表明一层薄的电离星际介质问题。所以,也算是天眼之下获得的成就。
当然,说快速射电暴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但说它是来自宇宙中的无线电脉冲信号,这样大家就明白了,说白了就是“脉冲星”的发现。这也是很网友看到的时候,就说“不要回答,不要回答”,因为这种信号是可以进行不间断释放的。
大家想到哪里了,就不用说了。
耗资11.5亿,还有其他什么用处吗?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脉冲星的信号就是非常不错的,因为它是未来我国走向深空最为关键的一部分。
有了这些脉冲星的发现,我国可以根据其位置,绘制出一幅关于太空路线的图像,在进行深空探索的时候,就不用担心其迷路的问题。
所以,它的发现是具有一定价值。但对于中国天眼来说,耗资11.5亿,如果就这点作用,那肯定也是说不过去的。的确,中国天眼的实力还有很多,并不仅限于这点发现。
从我国公布的建设目标都知道,这完全是中国天眼的“冰山一角”,只是说它在其他方面的发现可能相对较少。
所以,还没有让大家眼前一亮。除了这个发现之外,还有:
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研究宇宙大尺度物理学,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
观测脉冲星,研究极端状态下的物质结构与物理规律
主导国际低频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获得天体超精细结构
探测星际分子,研究恒星形成与演化、星系核心黑洞一级探索太空生命起源等能力。
所以,中国天眼是相当不错的,而且,它能给个一眼看穿137亿光年,也能够实现更多的突破,也期待未来有更多成就出现。
中国天眼全球可用
没错,中国天眼在建设完成之后,也是进行了全球开放,中国天眼”向世界全面开放,彰显了中国与国际科学界充分合作的理念,在开放合作中,中国的科学重器,将更好地发挥效能,促进重大成果产出,为全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作出贡献。
所以,只要申请使用中国天眼的国家或者机构等,符合中国要求的,都可以加入。
就如中国空间站一样,也是全球开放,虽然还未看到国外航天员加入,但国外项目入选我国已经批准了一部分了,印度,日本等17国已经全面加入中国空间站。
那么,如果这些国家也申请加入中国天眼的话,我国通过审核了,必然也是可以加入的,只是大部分情况,可能我国主要是向全球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一般也不会出现一个国家较大的项目来使用,毕竟都是宇宙探索为主,这个与中国空间站有点不一样。但中国天眼全球可用,也凸显了中国航天的开放。
这可能让很多人不太理解,似乎我国航天就没有不开放的,除了这里说的中国空间站,中国天眼之外,还有探索月球工程,探索火星工程等等。
都凸显了中国航天的发展模式,就是要全球合作,开放等,才可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因为我国一直讲究的是“合作发展”模式,这一点一直没有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