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2月15日讯(记者 卢小伟 秦郁欣)站在岳阳易亲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亲科技”)生产车间内,耳边机器轰鸣,眼前是一个个成型的消费类电子精密金属结构件——按钮精度是μ级,钻孔细如发丝……
视角放大至湖南城陵矶新港区园区,智能化生产线、自动化厂房正在改变一个个重点项目和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品质,助力港区打造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
几里外的长江岸线,起吊繁忙的码头被湖南自贸区岳阳片区的制度创新赋能提速,腾起开放之翼,让城陵矶“智造”、岳阳“智造”乃至湖南“智造”加速渡江出海。
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千帆竞发,气象浩大。 辜鹏博 摄
2023年,城陵矶新港区大力实施“产业能级跃升工程”“开放发展攀高工程”“企业服务提质工程”“改革创新示范工程”“党的建设引领工程”五大工程,以“五好园区”建设为统领,产业项目提速提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航运物流等特色优势产业正加速延伸链条,一个现代化产业示范带沿黄金水道徐徐铺开。
仲冬时节,记者深入城陵矶新港区火热的生产、贸易现场,近距离感受这片百年商埠如何在开放时代听潮向海、劈波斩浪。
招“新”引“智”培育产业新动能
一部智能手机的金属壳体如何生产?易亲科技的答案是只需简单几步:打开设备舱门,把待加工材料固定在基座上,关上舱门、启动按钮,剩下的交给全自动加工设备。
在易亲科技生产车间内,小到智能手机按钮、金属壳体,大到平板电脑的精密金属结构件,都由全自动加工设备来完成——这里还有湖南唯一一台刀具检测仪、全球最先进的阳极处理生产线——再交付给全球消费类电子知名品牌的核心供应商。
“现在一个月产值是4000万元,明年9月可以达到8000多万元,到2025年4月,每月预计有1.7亿元订单。”易亲科技副总经理王昆峰对前景信心满怀。
底气源自实力,也暗伏着城陵矶新港区耕耘这片土地的新逻辑——如何在传统产业边际效益衰减的情况下,培育发展新动能?
布局新能源、新材料,发力数字化、智能化!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动力,城陵矶新港区持续发力重点产业集群的延链补链强链工作,易亲科技、汇川技术、中瑞科技等一批重点、优质项目相继落户,签约投产。
城陵矶新港区加快布局3D打印产业,未来大有可为 秦郁欣 摄
与制造业传统减材工艺相比,增材制造在完成复杂几何结构件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3D打印正站在产业风口上。嗅觉敏锐的城陵矶新港区筑巢引凤,吸引行业领军企业中瑞科技(苏州中瑞智创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子布局。今年8月,一批由湖南中瑞科技自主研发生产的3D打印设备乘船出海,运往俄罗斯、日本。该设备已出口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3D打印未来在高精尖制造上,大有可为。”湖南中瑞科技副总经理易林保告诉记者,公司目前正与高校联合研究镁材料的3D打印技术,在提升产品强度上持续探索。
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土地“亩产”
如果说培育增量、盘活存量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鸟之两翼,两翼齐飞显然比单翼更稳健、更致远。城陵矶新港区深谙此理,并提早谋划。
2021年6月,隶属于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湖南工业智能体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约入驻港区,以“园区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角色,参与港区传统产业的盘活与升级。
湖南工业智能体创新研究院致力于港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秦郁欣 摄
“十四五”期间,湖南乘“数”而上、向“数”谋变。为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湖南省工信厅、省国资委、省工商联联合印发方案,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湖南工业智能体创新研究院等企业,肩负起对园区产业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数字化改造的使命。
“港区企业资源丰富,石化、纺织、物流、林业等产业跟我们的业务板块很契合。”湖南工业智能体创新研究院副总经理刘会说。
近日,记者探访湖南工业智能体创新研究院时,一名技术人员正在车间测试一套智能立体仓库的运行性能。“客户现有的仓库,存货、取货都是用人力叉车,效率低还容易出错。”眼前的智能立体仓库,容量提升3倍,每件货物一条编码,识“码”存取,效率提升2倍,出错率也大大降低。
落户港区一年多来,被湖南工业智能体创新研究院提“智”改造过的企业名单,已列出长长一份:从岳阳东方雨虹的全自动收卷设备,到天翼供应链公司的智能仓库,再到攀华集团岳阳基地的智慧天车……数字化、智能化正在悄然改变港区这片土地的“亩产”和“收成”。
制度创新助园区开放更高一层
沿城陵矶新港区长江大道行驶,汽笛悠长的货轮、鳞次栉比的厂房从两旁车窗外滑过。一边是黄金水道,一边是产业园区,如何发挥内陆大港区位优势,让产业园区借助黄金水道通江达海?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肩扛使命,岳阳深耕自贸试验田,3年春华秋实,薄田已然变成沃土。对此,受惠于自贸创新的海铭德(岳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铭德”)深有感触。
见到海铭德经理蒋海平时,正值下班时间。他一身工装从生产区走来,身旁不时有同事进进出出,忙碌处理各项生产事项。
海铭德是全球最大的智能遥控器生产基地,其独创的按键开关动态测试系统,10多年来助力海铭德在全球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庞大的数字化工厂,每天消化来自全球各地的生产订单,也需要产品更高效、更高通量地完成出口。
海铭德(岳阳)科技有限公司, 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 易昂 摄
“以前采用电子手册,现在是电子账册,一字之变,报关节约了80%以上的工作量,我们的出口变得更有效率了。”蒋海平说。
记者了解到,加工贸易企业传统海关监管模式“以合同为单元”,需企业反复前往海关调整备案,流程繁琐、耗时耗力。海铭德即深受影响。自贸片区了解调研企业实际需求后,积极与岳阳海关沟通协调,探索“以企业为单元加工贸易”改革,成功申请办理了湖南首份“以企业为单元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电子账册,这也标志着岳阳自贸片区内加工贸易企业生产业务产品,能实行自主备案、自主核报、自主缴税等管理方式,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内河运费不征关税、综合保税区优化进出区管理新模式、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截至目前,岳阳自贸片区先后推出了45项惠及内河口岸的制度成果,其中4项获批国家级试点或典型经验推广,为企业直接降本增效超过亿元。
对岳阳自贸片区的制度创新,蒋海平、王昆峰、易林保等园区企业家们已熟稔于心。他们相信,每多一项制度创新,城陵矶新港区开发开放就更高一层,企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就更进一步。
(一审:杨露 二审:余画 三审: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