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各区县特色小吃,每一种都让人难以取舍

2023-07-25     娱乐寂寞泪

原标题:安康各区县特色小吃,每一种都让人难以取舍

安康各区县餐饮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长期的演变中,色、香、味、意、形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风味,成为八方游客魂牵梦萦的“安康味道”。

1、汉滨区

(1)安康蒸面

蒸面是安康地方小吃中的代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名吃、安康十大特色风味小吃、蒸面是安康的名片。

蒸面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选用优质面粉为主要原料,添加少许食盐,用水和成面浆,将面糊盛入表面涂擦食油的铁制或铝制圆蒸面锣里,放入大口铁锅水里蒸,数分钟后,一圆型、清黄、柔软的蒸面即成。

食用的时候再加上各种调料,吃起来简直美味无比,醇香,劲道爽口。

蒸面醋汁"有酸意,无酸味"酸度恰到好处,且滋味丰富、回味醇香、刺激食欲,绝不像其它地方的凉面用生醋调拌,入口会使人感到寡酸、刺激

各种香辛料经过熬制后,其有效成分已经充分融入汤汁,用来调拌蒸面时很容易均匀拌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安康浆水面

在安康农村家家户户几乎都要种一块萝卜、“春不老”、雪里红,用来沤浆水,因为安康人,天天必有一顿浆水面,若有一天不吃,心里象没吃饭似的发慌。

因此,农贸市场上的萝卜樱子、“春不老”等又鲜又嫩的青菜就成了抢手货。把它掏净,放在开水锅里烫过,或罐或坛或盆盛起来,倒进面汤和少许浆水,再丢些芹菜、红辣椒或大葱叶子,捂上几天,一揭盖,菜是青黄色的,汤是红艳艳的,或白乎乎的。

锅烧得极红,油烧过,最好是猪油,先放姜、葱、蒜、椒,后放捏干的酸菜,翻炒一会儿,加一些浆水烧开,面最好不要机扎的,最好是七分麦面三分豌豆面掺合起来,揉的有筋丝,擀的薄匀,切成韭菜叶宽,煮熟掺入炒好的浆水,舀到碗里,再浇些油泼辣子,或青椒大蒜捣成的蒜泥,那味道美极了。端上来,满室是淡淡的清香,嚼在嘴里微酸、稍辣,香味喷鼻,开胃口,增食欲。

一家老少吃面条发出的声音,是任何乐器都代替不了的天籁之音,一会儿,个个吃的满额汗珠,通身的气爽。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从农村到城市,从高山到平川都是如此吃法;不知从祖辈何时,爷爷爱吃,爸爸爱吃,儿子也爱吃。

家家一盆浆水菜,青菜不断,浆水不干。于是安康有了一句俗语“三天不吃酸,走路打颤颤”。

2、汉阴县

(1)汉阴烩面片

汉阴烩面片是安康地区非常著名的传统美食,市县大街小巷都有汉阴烩面片的门面,也是外地游客来安康必吃的一道小吃。热气腾腾高汤中,面片儿劲道、豆腐鲜嫩、粉丝爽滑,各种新鲜蔬菜点缀其间,色泽诱人。沿街找一家小店,吃上一碗鲜香浓郁的涧池烩面片的确是难得的享受!

汉阴烩面片发源于汉阴县“涧池”,所以有的地方叫“涧池烩面片”。

汉阴烩面片是将面片与十来种辅料在高汤中烩制而成。

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烩面片,让多少游子思家、想家。

(2)汉阴胡记小吃

汉阴许多人是吃着胡记小吃开始一天的劳作。

胡记小吃的特色有蕨粉皮子、蝌蚂蛄蚪(面鱼),这些只有在汉阴才能吃到的特色小吃。

蕨粉皮子

蝌蚂蛄蚪

葳粉皮子、蝌蚂蛄蚪是汉阴小吃美食届的一面旗帜,酸、辣、爽、滑是它的特点。嗦上一口,所有的乡愁一下子得到诠释

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西门胡记小吃美食街店

(3)汉阴米饺

油炸米饺是汉阴地区一道特色小吃,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炸好后色泽金黄,入口外酥里嫩,味道鲜美。

汉阴油炸米饺,米浆里裹着豆腐馅,炸好后的饺子外皮微脆,馅子软,味道鲜美,是早点中的佳品。

汉阴油炸米饺,深受汉阴及周边县区民众的喜爱,常被当作早餐或宵夜来食用。

3、石泉县

(1)石泉桑叶凉粉

正月快过去了,春天很快就要来了。春天,正是吃野菜的季节,桑叶凉粉其实就是很不错的选择。

《本草纲目》记载桑叶的药用价值很高,具有清肺润燥以及凉血止血,疏散风热等功效,可以用来治疗风热感冒疾病,能够有效地缓解头疼,还具有清肝明目等作用。

桑叶常见的服用方法是用来泡水喝,桑叶泡水喝不仅可以降三高,还对痘痘以及粉刺有很好的疗效。

石泉县以桑叶为主要原料的绿色无添加纯手工桑叶凉粉,清凉爽口,当然能够让人吃出草木的清香和生活的美好来。

(2)石泉浆粑馍

浆粑馍,是石泉特有的绿色小食品,奇形独特,闻着清香扑鼻,吃着酸中带甜,松软可口。

浆粑馍,包谷还是"青壳子"的时节,将籽粒抹下来。这时的籽粒嫩嫩的有饱满的浆汁。将籽放进石磨里磨,磨毕把包谷浆置入盆中发酵。

摘来阔硕的油桐树叶,取一张,卷为盒状,一勺包谷浆进去,将叶折转封住,便是一个三角形的浆粑馍了。

石泉浆粑馍,用桐叶包裹的浆巴馍,土得掉渣,微甜的浆巴里有桐树叶的清香味,一个只要2元钱,早餐吃上一个就顶饱。

(3)石泉鼓气馍

被列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鼓气馍是石泉一大特产。它在烤制过程中由薄薄的饼逐渐像气球一样圆鼓,口感香脆,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石泉鼓气馍可以说是石泉独有,因为中间是空心的,用刀划开加菜、加肉、加什么都好吃。鼓气馍与其他的烧饼制作方法有些不同,是用“生”面而不是发酵的起面。

烧饼上放的瓦片是为了部分隔绝热源,让烧饼更均匀受热。烧饼在烤锅里上下受热,烧饼中心就会膨胀,便向上鼓起,烧饼熟了后就形成上鼓下平的“鼓气馍。

石泉的鼓气馍不仅可以直接吃、泡着吃、烤着吃,还能夹肉、夹菜、夹红豆腐、夹油条、夹火腿……总之,吃法多样。

4、宁陕县

(1)宁陕豆腐干

宁陕豆腐干是安康市宁陕县的特产。

宁陕豆腐干,色泽呈淡黄色或赤褐色,质地细腻,有筋丝和弹性,晶体发亮,带油润,气醇郁,咸度适宜,营养丰富,清香可口,有健脾胃、增食欲的功效。

宁陕豆腐干,产于广货街镇,这里有清泉,冬暖夏凉。用这种水做豆腐干,起于清朝道光年间,距离现在有150多年历史。

宁陕豆腐干的制法是:当地人用清泉水做成豆腐,切成1.5厘米的小方块,加三奈草果、丁香、八角苗、比拔、良姜等多种香料,加工而成,是当地祖传手艺。

宁陕豆腐干一般可直接食用,也可用油炸,是酒宴上的佳品。它和西乡牛肉干、松花蛋同为陕南三大名产。

当地群众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都把它作为礼品赠送、待客。过往客商也都用它以饱口福。还远销到西安等国内许多市场。

(2)宁陕蛋饺

蛋饺如其名,就是用鸡蛋做皮,包上肉馅,做成形似饺子的蛋饺。

这是一道比较营养又低热量的菜哦,看着金灿灿的,咬一口就能尝到鸡蛋的嫩,猪肉的鲜,大人孩子都会很喜欢。

做蛋饺的关键在于蛋皮,而摊制蛋皮的难度很高,不仅耗费时间,还需要耐心和技巧。

蛋饺作为一道地道的家常名菜,可以用直接用来蒸着吃,也可以用来蒸鸡,还可以做成蛋饺猪肚等等。

过去,只有过年过节才能见到这道菜上桌,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节日菜之一。

5、紫阳县

(1)紫阳蒸盆子

紫阳蒸盆子,是紫阳的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

紫阳蒸盆子传说始创于汉刘邦时期。

当年刘邦带军打仗行夜至紫阳县汉王城,当地军民为欢迎刘邦,特意找来厨师准备大摆宴席。

可是军队第二天就要出发,七碟八碗的准备来不及,有聪明的厨师就将猪蹄、母鸡、鱿鱼和当地的黑木耳、莲莱等加入调料,一起放入大乌盆,用大火蒸制一夜。

做好的紫阳蒸盆子汤鲜肉香,色香味俱佳。

(2)紫阳渣辣子

渣辣子是紫阳人的一道美食,主要食材是包谷粉、糯米粉和辣椒。

炒好的渣辣子油亮、鲜红,吃起来香辣可口,特别开胃。

紫阳渣辣子主要有渣辣子和糯米渣辣子,前者把老玉米打成粉,挑选优质新鲜的红辣椒洗净沥干剁碎,然后把玉米粉和剁辣椒混合,比例一般是1斤辣椒放1斤玉米面,放适当的盐,搅拌均匀后装坛。

10来天后,渣辣子带点微酸,就可以吃了。

6、岚皋县

(1)老街凉面

老街凉面制作过程朴实无华,采用家传手艺。

主料为手工碱面,煮熟后用甘甜的冰水过凉,加飘香油辣子、秘制醋汤、蒜泥等精心调味,拌匀即成,碱面 可改善人体微酸体质。醋汤,解腻,醒酒,既可调味亦可单饮。

清翠的黄瓜 丝、娇艳的胡萝卜丝再加上引人垂涎的酸醋,一份老少皆宜老街凉面不禁让人余“味”绕梁。

(2)腊肉饺子

腊肉饺子(原汁原味)不含鸡精味精添加剂。

使用本地土法熏制的腊肉,林下的土鸡蛋,豆腐,菜地里的小葱韭菜之类的时令蔬菜,将食材适当煽炒融入花椒面生姜盐调制成腊肉馅,手工杆皮,土法泡制。

做出的饺子,可蒸,可煮,可油炸,配以酸汤成汤饺、配以醋碟蘸食又另是一番风味。

荤素搭配,腊味咸香,即成一道老少咸宜,百吃不腻的精品小吃。

7、平利县

(1)绞股蓝茶香饺子

平利县这里的绞股蓝茶香饺子。饺子是大家的传统美食和独特美食。平利县这里有着绞股蓝故乡的称呼。

现在的人们更注重的是美容,营养和养生的。所以平利县的绞股蓝香茶饺子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为了特色的小吃。

它会有着淡淡地绞股蓝的清香,也会有着肉沫和鸡蛋的味道,可是它不会油腻,口感非常好,也会有着开胃,降血压,解油腻的很多保健的效果,所以至今都很受到大家的喜爱。

(2)平利洋芋点心

生活在平利县的人们,从远古走来,平利洋芋点心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情愫!作为一种街头小吃,平利的洋芋点心历史悠久,倍受青睐。

街头巷尾,常常有人,一口铁锅,放上白炭,炭上放着十几个大小不等的洋芋,烧好后,用玉米芯或刮得黄生生的,用刀片一切两半,抹工平利酱或者撒上辣子面,咬一口,香喷吵既管饱,又解馋。

8、镇坪县

(1)镇坪腊肉鸡蛋皮

陕西镇坪县,一提到鸡蛋皮,每家每户都吃过做过。

无论走多远、离开多久,回到镇坪,都会去吃一碗地地道道的鸡蛋皮。做法虽简单,却有着镇坪独有的味道。

鸡蛋皮是用土豆粉和鸡蛋做成的,鸡蛋皮好吃不好吃,关键看原料,土豆粉要用高山土豆粉,鸡蛋要用土鸡蛋,汤要用农家腊排骨和腊肉熬制。其特点是绵软、嫩滑、劲道。

鸡蛋皮在安康农村又叫招婿蛋皮,以前家里穷,新女婿上门,丈母娘拿不出别的东西招待,只好用自家的土鸡蛋、土豆粉,腊肉做鸡蛋皮招待新女婿。

(2)镇坪黄金土豆

镇坪俗语说得好:绿色生态无公害,镇坪洋芋人人爱。金蛋蛋,银蛋蛋,比不上镇坪的洋芋蛋蛋。

镇坪的洋芋好吃独特在于不仅仅是它的味道,更在于它的独特地理条件以及气候造就了这里洋芋的味道。

洋芋是镇坪人的乡愁,不论身在何处,不管吃过多少美味,但最喜欢最想吃的还是镇坪洋芋。出差在外一点菜就不由自主的要点一个洋芋菜系,虽然吃过之后又都摇着头感叹说:还是镇坪洋芋好吃啊。

黄金土豆做法并不复杂。将煮熟的土豆放入油锅等到土豆金黄,放入准备的蒜末、盐,快速翻炒,蒜末放入后煸炒半分钟,尽量不要时间太长,保证蒜香味出来即可。

出锅之前撒适量的孜然粉或辣椒面都是不错的选择

(3)镇坪四季豆炖腊肉

四季豆烧腊肉,吃出满满儿时的回忆和家乡的味道。这一道菜,主要材料为腊肉和四季豆等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制作方法简单,味道可口。

锅加热,加腊肉片。煸出油,加酱油炒出金黄色。加干红辣椒 干山楂片 八角 花椒粒 姜 翻炒出香味。

加清水,慢过腊肉,加葱香叶 冰糖。加盖转小火烧40分钟。加四季豆,再烧20分钟左右。香喷喷的四季豆纯腊肉就完成了。

9、旬阳市

(1)两掺面

“两掺面”,就是用小麦面和豌豆面两种面掺合在一起而制作的面食,“两掺面”称得上是杂粮巧作、粗粮细作,也是一种健康有益的食品。

这种面食必须用酸菜浆水作噪子,别的菜无法代替,这也是两掺面的独到之处了。酸菜浆水两掺面历经千年却依然弥久弥新,成为旬阳人餐桌上的主食,它以其独有风味和悠久的历史承载着旬阳人对美好而简约生活的追求,在旬阳地方饮食文化中举足轻重。

(2)米儿豆腐

在旬阳豆腐的做法也有几十种之多,但“米儿豆腐”在其它地方很少吃到。在这里,米儿豆腐并不是用大米磨浆所做,而是在豆腐里添加了大米粒儿或玉米粒儿,所以称之为“米儿豆腐”。

既可当菜,又可当饭,可谓精巧结合,独树一帜。

10、白河县

(1)白河红薯丸子

红薯丸子是白河县的传统小吃,深受本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白河县的红薯甘甜软糯,清爽可口,是做红薯丸子的上佳食材。

将红薯蒸熟后,加入糯米粉、白糖等趁热揉成面团,再揉成一个个小团放入油锅。

用白河红薯做成的丸子,外皮焦香,内里软糯香甜。

(2)白河浆粑饼

把不太成熟的玉米从磨眼灌下去就变成稠稠的糊状从磨缝里源源不断地溢了出来,浆粑就这样生成了。

浆粑磨好后,装在坛子里搁置一段时间,就会慢慢发酵,变得有点酸甜,再到坡上摘些桐子树叶回来,包成三角形,在锅里烙熟了,再炕一炕,便可出锅。

这时将桐子树叶剥开,馍的表面已起了一层薄薄的、黄亮亮的壳儿,树叶的径脉清晰可见,闻一闻,芬芳四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0470e8ad760f82a95f3e9b10e4f7b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