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秋延晚茬口蔬菜生产管理技术要点
当前,全州设施农业生产已进入秋延晚茬口蔬菜的定植(或播种)阶段,主要定植(或种植)的果蔬有番茄、辣椒、黄瓜等果菜和大白菜、萝卜等冬储菜。此阶段夏秋交替,气候变化快,要继续加强田间管理,提高产量、品质、减少损失、增加收入。
一、遮阳降温防止早衰。
“秋延迟”蔬菜育苗(茄果类蔬菜、芹菜)和定植缓苗时棚膜上覆盖遮阳网,可降温4℃~6℃,并能防止暴雨、冰雹及病虫鼠危害。建议生产蔬菜的棚室使用45%低遮光率,花卉和部分耐阴蔬菜选用75%高遮光率的遮阳网,减少阳光直射造成灼伤果实、植株早衰及诱发生理性病害等。
二、合理灌水,减少土壤及植株水分蒸发。
当白天气温超过35℃以上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增加灌水次数和灌水量,有条件时可利用喷灌或往叶面喷水,以防叶片失水早衰。注意在傍晚或早晨灌水,切记在中午气温高时灌水以免地温骤降根系受损。灌水间隔根据天气和蔬菜长势灵活控制在3-5天,棚室持水量维持在75%以上。
三、根外追肥,增强抗御高温热害能力。
结合灌水,叶面喷洒0.3%磷酸二氢钾或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1500-2000倍液,连续多次进行叶面喷肥,改善植株营养,提高耐旱耐高温能力,减少落花落果,增强抗病毒病能力。
四、预防为主,对症防治病虫害。
坚持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治理原则,科学轮换用药,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要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培育适龄壮苗,悬挂黄板诱杀蚜虫和斑潜蝇等,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防治病虫害,并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化学防治措施。
1.白粉病防治措施:每亩用250mg醚菌酯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30-45g兑水45-75kg进行叶面喷雾防治,间隔7-10天防治1-2次。
2.病毒病防治措施:按照病虫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及时防治蚜虫、蓟马等传毒害虫,切断传播途径。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蚜虫、蓟马等害虫。选用2%宁南霉素200-260倍液或菇类蛋白多糖500倍液进行叶面防治,间隔7-10天防治2-3次。
3.日灼病防治措施:设施果蔬采用遮阳网遮阴,12-18点棉被回盖棚膜2/3的部位减轻强光直射。合理灌水,促进土壤均衡供水。建议小水勤灌,特别是黏性土壤,应防止灌水过多而造成的缺氧性干旱。及时喷施硝酸钙、过磷酸钙等叶面肥防止植株早期落叶。
4.棉铃虫防治措施:在虫卵孵化高峰至二龄幼虫期,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5.蚜虫防治措施:发现中心株可选用1.5%苦参碱可溶液剂2000-3000倍液或7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8-10g/亩进行点片挑治,对流油株率在5%以上时可选用以上药剂大田喷雾防治。
6.白粉虱防治措施:发生初期可选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乳油1500倍液(熊蜂授粉勿用),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喷雾防治。
7.斑潜蝇防治措施:在叶片被害率达5%时,可选用1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选用10%溴虫腈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上午8-12时施药最好,防治幼虫以1-2龄期施药最佳。
五、加强中后期的水肥管理和适时采收。
根据蔬菜种类的不同和长势“以产定肥”合理配备使用氮、磷、钾肥,促控相结合,避免缺肥和营养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