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土电影破亿,对内地电影市场的启迪

2023-02-24   电影情报处

原标题:香港本土电影破亿,对内地电影市场的启迪

作者 / 吕世明

即便在“二周一成”(暨周润发、周星驰和成龙)的时代,香港本土电影也未曾想过票房破亿。但就在不久之前,香港本土出品的《毒舌律师》实现本土票房破亿,该片也有希望跻身香港地区总票房前十。就在今天,该影片已在内地正式上映。

作为华语电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香港本土电影一直以来都有最坚定的观众和支持者。在回归以及大批量香港电影工作者北上后,“Hong Kong Film,To Be or Not to Be”(暨香港电影是生是死),一直都是行业、媒体和影迷最为热衷的话题。

很值得玩味的是,似乎香港电影总在和我们开一些“善意”的玩笑,在所有人几乎都对香港电影丧失掉信心后,香港本土电影在这两年出现了不错的反弹趋势。

两年前的《梅艳芳》打破当年星爷《功夫》的票房神话,去年的《明日战记》和《还是觉得你最好》均有七八千万的票房表现,到了今年的《毒舌律师》则首次让香港电影在港实现了票房破亿。

从去年《还是觉得你最好》到今年的《毒舌律师》,香港本土电影崛起对于内地有何意义呢?

拍最擅长的题材、

演绎最具代表性的本埠角色

2020年的香港电影和内地一样饱受打击。巧合的是,这一年香港本土票房冠军的影片《乜代宗师》,便是《毒舌律师》主演黄子华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喜剧片,这位年龄甚至比星爷还大两岁的香港优秀喜剧人,已经在粤语圈范围广为人知。

看过《毒舌律师》的观众朋友都会由衷的赞叹它的优秀,至少在港片被质疑没落的当下,它又一次燃起大家对港片黄金时代的希望,说这部影片是当代版的《九品芝麻官》一点也不夸张,香港电影在展现其专业性和人文关怀时,总会体现出华语电影的最高水平。

香港影片《法外情》内地上映海报

对于香港电影,类型片一直都其能够占据到世界电影一席之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律政题材也是这其中重要的一支,早在八九十年代,内地便引进了刘德华主演的《法外情》、电视台也播放了刘松仁、米雪主演的《法网柔情》,“专业性”和“人情”也是此类题材所共有并特别强调的层面。

就目前香港电影的环境而言,大批量电影人北上淘金,多多少少还是会造成香港电影行业的“真空”,毕竟在面对内地优厚的资金保障时,很多香港电影人还是艰难抵挡住诱惑,好在像K先生(暨古天乐)时不时也会出援手帮助香港电影的新人,譬如在香港电影金像奖大热的《正义回廊》便有他的出手相助。

除了专业性较强的影片和有烟火气的爱情片之外,人物传记类影片在港的反馈也在提升,像2021年上映的《梅艳芳》拿下6250万港币的成绩,打破多项票房记录,在内地上映的票房成绩也不错,要知道人物传记影片即便在世界范围内都较少会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如果说曾经相当长的时期内香港在人物传记影片时更多会演绎一些“灰色”的角色(例如雷洛等),到了当下,回忆黄金时代香港影人是一个相对不错的发展机会,毕竟曾经香港娱乐的黄金时期,留给所有华语圈印象深刻且美好的演艺人员实在太多了。

提供更高级的情绪价值,

表现更强烈的戏剧冲突

在前段时间热播的《狂飙》中,内地观众见识到了角色丰满程度极致的高启强,这个角色连同之前《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让很多观众惋惜,以至于很多观众会对他们产生共情和某种程度上的“认同”。

但在大部分香港影视作品中,却较少会看到类似的“灰色人物”,往往一些极致的影视作品都会“爱憎分明”的表现正面和反面角色,我们会痛惜正面角色的无力,也会对反面角色的“恨之入骨”。如果仅从观影角度来看,更强烈的正反角色的设置,至少会让大家在观影过程中达到极致的爽。

这种极致的观影体验其前提是影片能够提供更高级的“情绪价值”,恰如这部《毒舌律师》,几乎所有的观众都会被影片的剧情所牵引,大家等同于法庭中陪审员角色,即便观众已经“开天眼”一般的了解到母亲是无罪的,但迫于反面角色塑造和演绎,又都会暗搓搓的期待影片最后的反转。

《还是觉得你最好》(中国香港·2022年上映)

不同于内地影片很多时候会因为“技术原因”会形成一些对情节的掣肘,在提供强烈的情绪价值方面,香港电影大体上会更肆无忌惮一点,这其中不仅仅是火爆激烈的动作片,也包括并不限于剧情片和爱情片,大部分观众也更容易在这些影片中得到共鸣和满足。

其实除了这些爆款影片之外,近两年香港本土出品的一部分影片还是有不错的质量、同时在香港本地的票房表现也不错,但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也包括前两年疫情的干扰,一部分影片也选择了通过网络平台上映。同时一些影片虽然有不错的口碑和评价,但受限于题材的小众(或限制),它们有不太容易打开内地的市场。

这其中像《我的非凡父母》(内地&香港均上映)《巨星养成记》(内地网络平台上映)、《阖家辣》(香港地区上映)都有不错的票房,包括近期大热的《正义回廊》也是在港能够取得惊人的票房,当然作为一部审核为限制级的影片,它和之前《踏雪寻梅》《智齿》都较难顺利被引进上映。

即便如此,香港电影所特有的环境和文化,也让其能够真正意义去展现华人文化圈中较高级的情绪价值,并能够提供冲突更强烈的戏剧情节,而且也更容易被内地观众审视和接受。

如果抛开一些和内地深度合作影片之外,香港本土电影在经历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发展之后,已经通过自身的能力在一步步的找寻到属于自己的新的发展方向了。

打破粤语圈限制,

不停留在以往的舒适圈

想必没有人会质疑香港人的拼搏精神,或许在整个东亚范围内,能和香港人在对工作积极的态势上有一比或许只有日本人了,但日本是一个极度的发达国家,香港只是一个弹丸之地,它能够提供如此丰富的文化产品,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内地去学习和研究。

但在面对香港电影之时,除了一部分火爆的警匪动作片之外,大部分的时间内,大陆观众、从业者和媒体又极容易给港片打上一个烙印,暨将香港电影、特别是香港本土出品的影片圈定在粤语圈范围内。

或许事实的表现也是如此,香港电影往往会在两广地区受众更多一些,而且在这些地区的粤语版场次也会占据到主导地位,这一点特别像现在国内大部分影院在排映进口片是着重安排原音字幕版的操作。

但仅仅依靠这些地区想突破香港本土电影在内地的票房空间是远远不够的,像去年上映的《还是觉得你最好》,在上映的二十天内,广东地区的票房占比一直都在四成左右,一直到第四周影片才在其他地区的占比有一定提升,但此时广西的票房占比仍旧达到了10%,但此时该片已经进入到票房的收关阶段了。

对于一些中低成本的香港本土电影,在引进内地后,往往要面对突破粤语圈的限制,其实内地的一线城市对于香港电影的粤语版还是有一定的供需要求,而且像一些有文化底蕴的二线地区,他们的高层次影片也和喜欢看原版电影一样,对香港电影有看粤语版的观影诉求。

提供给更多影迷更丰富的观影选择,也是让香港本土电影在内地破圈的渠道之一,像这次的《毒舌律师》肯定要比之前的《还是觉得你更好》能够引起更多内地观众的关注,毕竟《还是觉得你最好》更多是现代香港人的情感生活的写照,但《毒舌律师》律政戏的设置显然会让更多的观众产生兴趣。

香港回归已经跨过“五十年不变”的一半,或许从最初的绝对心理、经济和文化层面的优势,在一点点被内地拉近差距,过往的舒适圈已经不复存在,至少在面对内地强劲的发展趋势时,是要求香港电影和电影人是时候跳出舒适圈,在过去的几年间,香港电影想在经济层面得到成功是很需要内地各个方面的协助。

不过通过像《还是觉得最好》《毒舌律师》《正义回廊》等影片,让香港电影不在拘泥于过渡依赖内地的资本影响,当然一些系列IP的影片仍将是香港电影不能或缺的,香港本土电影也需要更多的《毒舌律师》这样的影片,而且他们不仅仅在香港本土发光发热,也需要进入到内地,给内地观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