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是大多数人终将经历的人生历程,而结婚也往往会和生育联系在一起。当代人普遍晚婚晚育,近几年不少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吐槽青春期被父母防着早恋,成年以后却要承受被父母逼婚的烦恼。
布洛妮娅是一位热情奔放的俄罗斯女孩,她因为向往中国文化,上大学后通过交流渠道来到中国做了留学生。她身材高挑靓丽,在大学中一贯有很多的追求者。而在她又一次拒绝追求者,追求者恳求告诉他拒绝的原因。
不料布洛妮娅说:"不是因为你哪里不好,而是我已经结婚了。"一旁的中国学生都瞪大了眼睛,陪同布洛妮娅的中国闺蜜不敢置信。一番解释后众人才知道,原来俄罗斯的法定结婚年纪才十四岁,布洛妮娅有一个一直交往的男友,在彼此上大学后便领证结婚。
虽然布洛妮娅有解释,俄罗斯人仍普遍十八岁以后再结婚,且自己打算在毕业后再实践生育计划,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布洛妮娅还是太着急了。她们问布洛妮娅为什么要这么早结婚,而布洛妮娅解释,自己和男友感情很好,加上国家法定结婚年龄低,所以都希望早早结婚再做打算。听完这些原因后,网友纷纷表示总算明白了。
俄罗斯地广人稀,男女比例失调。劳动力的锐减影响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经济的下行又影响了人们的生育意愿。所以政府为了鼓励生育,降低了女性法定结婚的年龄,鼓励结婚,同时也为了鼓励生育。
1、鼓励生育
虽然结婚未必等同于生育,但两者确实经常绑定在一起。结婚与生育息息相关。古代也会鼓励早婚,女性十五岁便可结婚,一大目的就是希望女性尽快生育。俄罗斯有着极大的劳动力缺口,这也成为了他们着急结婚的原因。
2、情感绑定
情侣更早确定婚姻关系可以方便单身男女彼此情感绑定。尤其是俄罗斯地域广阔,天气寒冷,情侣可能异地而居。对生活和情感维系不变。早早结婚,确立关系,也有助于彼此有安全感。
1、在孩子青春期时普及防护措施
中国父母往往对"早恋"十分敏感,一部分原因是担心孩子犯错误,而孩子的心智远未成熟到可以承担责任。堵不如疏,与其在孩子青春期紧张提防,不如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向孩子普及正确的防护措施,为自己和为他人负责。
2、教导孩子家庭责任感
家长应让孩子意识到,与他人组建家庭意味着责任。家长在平常可以以身作则,一方面让孩子清楚经营一个家庭所需要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自小便参与家庭经营中,激发他们的责任感。比如让孩子帮忙算家里的帐,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等等。
3、尊重孩子的人生规划
现在有的父母在孩子上大学后就着急忙慌催促孩子谈恋爱,毕业后就逼婚。有的父母会说"再不结婚就老了,不好生孩子"之类的。在这一点上,希望父母还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自然应该管束和干预孩子不恰当的行为。但当孩子成年后,作为一个成人,他对自己的未来已有大致的轮廓和规划。如何经营自己的事业,是否选择深造,孩子都心中有数。因此不要去催促孩子。
总的来说,俄罗斯少女可以十四岁结婚是国情所在,但即便如此,他们也大多在成年以后再选择结婚。结婚往往与生子并列在一起,过早的结婚也意味着过早的生育,过早的生育对女性身体存在危险。
所以父母一方面要给家里青春期孩子普及防护措施,另一方面父母虽然可以鼓励孩子在适龄期结婚生子,但也不要逼婚催婚,而应该尊重孩子的人生规划。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