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意拖延了两三分钟后,民警和老师终于敲开了酒店房间的门。小张(化名)瞬间明白,自己真的遇到了电信诈骗。
民警在酒店及时找到小张
小张是四川南充某高校的一名在校研究生,成绩优异。11月27日上午,小张接到“民警”电话,对方称她涉嫌一起跨国诈骗案,希望其配合警方调查以便洗清身上的嫌疑。和过往的电信诈骗套路一样,小张前往校外酒店开房,独自通过手机通话配合调查……幸运的是,就在骗子不断催促她发送手机验证码准备转款的档口,民警和老师找到了她。此时,她已将和骗子对话的一些关键信息详细记录了两页纸。目前,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陌生来电
大三女研究生牵涉跨国电信诈骗案?
陷入电信诈骗的小张,是南充市内某高校在校研究生。
11月27日上午10时许,小张当时正在学校寝室看书。期间,一个陌生电话打到手机上,对方自称是南充市本地公安局民警,近日河南郑州警方破获了一起跨国诈骗案,在印度尼西亚抓回多名犯罪嫌疑人,在警方查获的物品中,有一张存有261万元现金的银行卡,是用小张的身份信息办理的,他们据此怀疑小张也是该诈骗团伙成员之一。见对方准确说出了自己的身份信息,小张赶紧解释说自己还在读书,并非诈骗团伙成员。随后对方让小张配合警方接受调查,并将电话转给郑州的办案民警。
11月28日,小张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一开始也对此事产生怀疑。但当郑州的“民警”跟自己QQ视频聊天后,自己确实看到对方穿着警服,出示了警官证,画面中还有派出所的字样,这让她打消了心中的疑虑。和大家已经熟悉的电信诈骗套路一样。小张按照对方的指示,打车前往南充市中心一酒店开房配合调查,以免被外人干扰,同时,小张还带上一个充电宝,因为对方提醒她在接受调查过程中,不能挂断电话。更不能将此事告诉其他人,否则会直接前往其就读的学校将其逮捕。
“我当时说在学校附近找个地方,对方说不行,要去市中心,而且住酒店的费用到时候会报销。”小张回忆,因为对方让自己必须在下午3点前配合完成调查,洗清其身上的嫌疑,否则后果严重,整个过程中,对方除了好言相劝外,还时不时用言语威胁自己,以至于自己无法理性思考,一直被人牵着鼻子走。
配合调查
网上查到“通缉令” 照片正是她此前丢失的身份证
27日上午,小张入住了南充市火车站附近一家酒店。
期间,一名自称是从北京的最高检察院赶到郑州协助当地警方办案的胡姓检察官,通过QQ视频给小张看了一份协助调查的文件后,对方又在QQ上发来一个网址,小张打开网址后,在上面看到了关于自己的“通缉令”,她发现,通缉令上的照片和身份信息确实都是自己的。
小张事后回想,在两年前,她曾丢失过一张身份证,而那张“通缉令”上的照片,正是她此前丢失的身份证上的照片。但27日在酒店“配合调查”时,她并没有想到这些,也没有核实对方发来的网址是否是正规网站。其实,27日上午10点半左右,南充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就有小张可能会遭遇电信诈骗一事发出了预警信号,并指令顺庆公安分局华凤派出所民警阻止这起电信诈骗。接到预警指令后,华凤派出所民警通过信息系统核实到小张的身份信息,并与小张的老师取得联系,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小张,确保其不被骗。
然而,此时小张电话无法接通,更无人知晓她的去处。小张说,因为对方要求自己不能与外界联系,并让自己将手机设置成飞行模式,只能连接无线网通过手机QQ与对方保持联系,以至于朋友们根本打不进电话。
为了尽快找到小张,华凤派出所教导员苑石琦分析,如果小张遭遇电信诈骗,按照以往电信诈骗套路,小张此时应该在某处酒店或旅馆。他随即在辖区的酒店旅馆微信群发消息,询问旅馆老板们是否有疑似小张的女生入住,但得到的反馈是“没有”。
及时阻止
诈骗信息写满两页纸 在转款前被民警及时阻止
27日中午,在接到民警的通知后,小张所在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也试图与其联系,无果。
一个细节是,小张的银行账户27日有一笔奖学金要到账,学校在得知小张正在遭遇电信诈骗的信息后,临时决定延迟发放她的奖学金。
这期间,一位室友打开小张留在宿舍的电脑,登录其QQ,刚好看到她通过手机QQ和骗子聊天的记录。27日下午,小张陆续收到室友、研究生导师和家人发来的短信,提醒她可能遭遇了诈骗,这让当时正在酒店里“配合调查”的小张懵圈了:“怎么警察说我陷入了诈骗,家人朋友也说我陷入了诈骗,我当时以为他们(朋友)给我发短信也是在说我涉嫌的跨国诈骗案。”
小张说,期间自己也准备打电话给老师,但对方(骗子)警告自己不能跟任何人联系,否则要被判刑。下午3点左右,小张按对方指示到附近银行办理了银行卡,并开通手机银行。小张说,自己的支付宝账户有1万多元,之后在回到酒店后,对方要求她发送验证码转款,自己也意识到可能是上当受骗了。
下午3点半左右,小张的手机上收到了几条验证码,尽管对方一直催促她将验证码发给对方,但小张一直很犹豫。幸好两三分钟后,民警和老师及时赶到了她入住的酒店的房间,前不久,警方刚刚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成功锁定了她的位置。小张说,很感谢派出所民警,学校老师和研究生导师、同学以及学校保卫处的老师,及时阻止了自己遭遇电信诈骗。
小张在纸上写的信息
办案民警说,他们在到达酒店后发现,在配合骗子调查的几个小时里,小张已经在两页纸上密密麻麻记录了很多关键信息,包括骗子说她所涉嫌的诈骗案件、对方自称的名字、银行卡号等信息……小张说,自己之所以将这些关键信息记录下来,是想保留一些证据,另外,自己也想根据这些关键信息来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陷入诈骗,“但脑子很乱,只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民警提醒:
公检法等单位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不会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等社交工具要求当事人提供存款账户密码等信息,也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不会通过电话要求群众将钱款转入“安全账户”,请市民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如万一被骗,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为公安机关开展紧急止付赢得时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追回资金。
来源:正义网
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刊发此文只为了传播信息,不用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