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城市名字由来知多少(山东篇)

2019-08-03   鱼知吾

济南市

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

青岛市

“青岛”本指胶洲湾海口北面的海中小岛,面积仅0.012平方公里。《胶澳志》说:“青岛,在青岛湾内不足一海里”,因“山岩耸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岛”。

淄博市

淄博作为地域名称,是随着淄川、博山煤田的开发于20世纪20年代初形成的,系对淄川、博山两地的简称。1945年8月,成立淄博特区,至此,淄博才正式成为政区名称。

枣庄市

枣庄在唐宋时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

明朝初年,朝廷允许民间开矿,鲁峄地区“乡民开山取石为磨、碾,挖井取煤作薪”。随着煤炭的开采,逐渐有移民迁徙到“峄北窑场”周围聚居。在各聚居点,人们或以姓氏、或以地物村志等取名作标。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经奏请,成立“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兴公司”。民国元年(1912年),《中兴公司章程》正式施行,其中说明:“本公司总矿在峄县城北枣庄”。至此,枣庄地名在社会上才开始逐渐出名。

东营市

“东营”一名,源于一个小村庄,由“吴家营——东吴家营——东营”逐渐衍化而来。“东营”具有地区的内涵,始自于20世纪60年代初;80年代初又因冠名于市级行政区,而名播天下。

烟台市

烟台之名源于"兵事"。1398年,为防御倭寇,加强海防,在沿海设置了烽火台,遇警昼则生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以资戒备,后将这种火台称为烟台。烟台市因市区内烟台山而得名。

潍坊市

潍坊,因潍县与坊子区而得名。1948年潍县城区与坊子矿区于今市区置潍坊特别市,取各首字命名。

济宁市

济宁西南部靠近古济水,地处南四湖、北五湖的分水岭上,地势较高,可免水灾,能保安宁,素有济水之灵的说法,故为济宁。元世祖至元八年,济州由州改府,定名为“济宁府”。这是济宁之名最早出现的年代。

泰安市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则四海皆安”,寓国泰民安之意。

威海市

明洪武年间,为防倭寇侵扰,开始在沿海设置保家卫国的军事设施“卫”。威海卫就设置在原文登县地,永乐元年(1403年)建城,名寓“威震东海”之义,一同设立的还有成山卫和靖海卫,“卫治极山东之东,三面环海,一城负山,形胜险要甲于天下,盖海防一重地也”,威海之名即由此而来。

日照市

宋元佑二年(1087年)置日照镇,属莒县,日照之名始于此,有“日出初光先照”之意。

滨州市

滨州,因濒临渤海而得名。隋唐五代建县制,五代后周改渤海县为滨州。

德州市

据《长河籍考》载:汉代黄河故道流经德州及陵县称之谓“德水”,故称此一带为“安德”,以取“德水安澜”之意。隋开皇三年改“安德”为“德州”,因此得名。

聊城市

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一说因春秋时期曾称聊国故名)。

临沂市

以临近沂河而得名。

菏泽市

菏泽”原系天然古泽,为济水所汇,年久湮塞,遗址在菏泽市东南15公里处。以水名称县,始于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升州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