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音频,听“金曲”背后的故事
欢迎收听今天的记忆音符,你好,我是安达,是个在北京一年多,收藏故事的媒体人。最近有个朋友宣布脱单,常常在朋友圈看到她在晒恩爱,其中有段文字,提到了“如果你是那海,我愿是那沙滩。”你知道吗?这句话其实是一句歌词,而今天就跟你分享这首传唱40年的民歌——“如果” 。
在1970年代,国语流行歌坛已有邓丽君、崔苔青等巨星闪耀。校园民歌何以仍流行如星火燎原?答案正是“青春”。学生时期的友谊与真心,千金难换。“如果”,正是如此写下的青春小诗。
当年邰肇玫外号叫“小玫”,个性开朗豪爽,笑称自己上课都是“不带书包、带吉他”。施碧梧则是多愁善感,会把笔记抄得整整齐齐的标准好学生。两人个性不同,却因都爱音乐而变成好朋友。 他们就是这首歌曲的作词作曲以及演唱 。
某次的“哲学概论”课,邰肇玫昏昏入睡。施碧梧见状,便在一张白纸写下《如果》的词,折成纸飞机射给她。上面还加注:“这首新诗送给你,不要再睡了!”邰肇玫迷迷糊糊醒来一看,“糟了,人家送我这么美的东西,我要回送什么啊?”打了钟,正好是第四节下课。她马上拿起吉他,哼起曲调。拿了便当也不敢吃,叫旁边同学赶快帮忙把谱记下。传唱近40年的《如果》就这么诞生了。那一年,两人才19岁。
1977年,邰肇玫与施碧梧看见学校贴了第一届金韵奖的海报。参加的动机,也不像大人的世界是为了成功,而是两个女孩有点爆笑的小心事。一位是家住高雄,去过最远的地方是澄清湖。觉得台北好时髦,想去看一看!这就是邰肇玫的心事,而施碧梧是因为喜欢的男生在台北读重考班。两人遂以比赛之名,正大光明说服爸妈到台北一游,火车一路晃了八个小时才到。没想到,一举拿下第一届金韵奖创作组的冠军,也成为台湾第一组双人重唱组合。当时,只要是两人一起写的歌,唱片公司全部都收,两人的创作Demo带,都是在厕所录制,因为有回音较好听。我们的录音室,叫做“邰家厕所”!那时一切都很困难,却因此显得一切都那么好玩。或许这就是青春吧 !
年轻时,邰肇玫大部分创作是对施碧梧写的词产生感触,慢慢发酵而成。邰肇玫不会为了任何目的写歌,也不会为歌手量身订做,都是感觉来了就自动自发地写出来,但偶尔会有些幻想空间,想想那些歌手的声音搭配起来好听、适合,再交给他们尝试。
邰肇玫1987年发行《不设防的城市》专辑后,便结婚前往美国定居,到美国后她再也不听民歌,因为怕自己忍不住对音乐的思念跑回台湾,时时刻刻都在抑制回台从事音乐工作的冲动。
没想到,2011年,这首歌曲的原唱施碧梧,就因癌症过世。享年52岁,2014年时,另一位原唱邰肇玫也因发现子宫内膜癌第二期,化疗了18次,目前仍在对抗病魔中。
而57岁的她,因病也对生命有了不同的看法。她说:“以前我很难搞,唱歌时不能闻到牛排味,若听众不是为了民歌而来的我就不唱。现在,则有得唱就赶快去唱!”对她来说什么是真青春?就是纵使历经18次癌症化疗,让她头发一度掉光,她仍不在意。戴上帅气的帽子,绑上头巾,拿起麦克风,依旧想唱!
听完今天的记忆音符,你有没有会想到自己青春的时候,对一件事情的坚持,或者是在恋爱的时候那种享受恋爱的氛围呢?或许真青春还在心里面,只要时时刻刻心存正向能量,相信你也会越来越年轻,记忆音符,我们下次见!
记忆音符
音乐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
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易于传唱,一段段优美的旋律就像一座座七彩桥,架在两岸人民心中,共通的语言与话题,体现了共同的文化与渊源。
“京彩台湾”《记忆音符》专栏,聚焦两岸流行音乐的“经典”与“怀旧”,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两岸一家亲的文化脉络。
主播
我听科技特约编辑
暨台湾广播金钟奖得主
黄泷陞(安达)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