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动物,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本领与天赋,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生存下来。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狐狸。人们根据它们的生活,总结出来狐狸法则:成年之后的狐狸必须独自生存,远离自己的父母,如果无法生存,就会死亡。这对于很多动物都适用。
著名的美国总统林肯,小时候与母亲去公园玩耍,遇到一个高台阶,想爬上去,但是试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这个时候他向自己的母亲求助,母亲并没有直接帮助他,而是在一旁鼓励他,最后他凭借自己的能力爬了上去。
在我们的人生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在有的时候,是没有人会帮助自己渡过难关的,真正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
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居里夫人
某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014名受访者发布调查问卷,调查显示有受访者中占34.8%的人表示身边父母包办孩子个人事宜能持续到孩子上大学。调查还显示,受访者觉得父母过分掌控孩子个人生活所带来的负影响包含:孩子无主见(58.9%),孩子性格优柔寡断(55.5%),助长孩子懒惰和依赖性(51.0%)。”
这些“坏毛病”每项发生率都超50%,数字令人唏嘘
在我国的社会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父母,他们一生都在为孩子操劳,即使是最好的一切都给了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每天都在忧虑,认为自己给孩子的还不够。其实,作为父母而言,他们不是做的不够,而是做的太多了。他们过多的帮助自己的孩子承担属于他们的责任,父母总是认为孩子还没有长大,需要大人来承担。这种想法带来很多恶果,例如,很多家庭条件优厚的人家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留学,但是,这些孩子认为只是去国外“镀金”,因此,不会认真对待学业,浪费了大把大把的光阴。
孩子的将来与父母的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长的时候没有注重孩子自我功能的培养,那么孩子长大之后,这个功能也不会成长起来的。
对于带过孩子的父母而言,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孩子在各种场合,各种时间段哭闹了。绝大多数的父母在见到这个情况的时候,都会哄着孩子,给孩子想要的东西。孩子是会思考的,当他们发现自己生气的时候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在以后就会带目的的发脾气,最后就会发现父母不知不觉的被孩子的脾气所控制了。如果之前父母在这上面妥协的话,在之后的时间里,他们就会一直发脾气直到父母再次妥协。而且,在与孩子纠缠的时候,自己也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气,要看到孩子内心的愿望,而不是被孩子扰乱自己的心情,从而做出伤害亲子关系的行为。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在大部分的家庭生活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教育上面,父母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吃苦,因此,在生活与学习中,很多事情都是父母来做的,孩子即使想做一些事情,也会被父母赶去学习。久而久之,孩子的动手能力会下降,有的父母认为这是值得的,但是动手能力的下降,会使得孩子的逻辑能力与手眼协调能力减弱,反映在学习上就是会经常出一些低级的错误,马虎大意,没有真正仔细的了解所学的知识,最后导致孩子在面临重大抉择的时候出错。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不同的环境,而父母即使帮孩子考虑很多,但是总有考虑不到的时候,当孩子到了新的环境之后,会由于无法适应而犯错。比如,升学的时候,经常会有在初中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在高中的时候成绩变得没有那么优异,这就是由于孩子没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出现欠缺造成的。
这个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社会,孩子之间的竞争从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能否在竞争中胜出,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和狐狸的生存法则一样,孩子也需要空间去给他们自己成长。不仅仅是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还有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与认知能力,在他们独占面对自己选择的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思考。当他们学会思考的时候,他们的成长就是有有意义的,在将来的生活中,即使遇到一些挫折与困难,他们也会思考后选择合适的方式去解决。
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就是独立的人。——易卜生
1放手,是父母对孩子最深的爱
没有人在成长的时候不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让孩子早点去接触这些,会促使他们想办法去克服,这是一种成长的表现,如果父母不放手的话,他们会成长的很慢,甚至不会成长。
2.适当推出保护伞,孩子会变得更强大
年幼的孩子需要保护,但不是隔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很多父母在教育的时候,会把孩子不能接触的事物列出来,想尽办法使孩子远离这些事物。其实,不妨让孩子去自己尝试一下,他们尝试之后会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会促使他们成长的。
3.伴随孩子自由成长
睿智的作家冰心曾说过:“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由自在地生长。”
1. 放手让孩子做家务
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孩子的将来总要学着自己生活的,只有在平时让孩子做一些家务,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才会更好的独立。
2. 放手让孩子选择
孩子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是有自己的感受的,不是所有父母做的决定他们都会认可,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即使是错误的,也会给他们的人生积累下宝贵的财富。
3. 放手让孩子探索
人在社会上生活,除了学习他人的经验外,就是自己探索得到的经验了。就学习能力而言,只有大脑健康,这都是能够吸收的,差别就是自己得到的经验,让孩子自己学着探索,会使他们收获到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在以后的生活中也是大有益处的。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就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也就是要动手,去体验生活,体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