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让人安,关让人喜,松江这个临时门诊正式关闭!

2020-04-02   上海松江发布

“虽然临时门诊只运作了短短34天,但它的启用确实让疫情期间来中心就诊的患者感到安心,也得到了非重点地区返沪患者的理解与支持。”3月22日,佘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唐刚无限感慨。这一天,该中心面向非重点地区就诊对象开辟的临时门诊宣布正式关门,疫情期间,让就诊患者吃下“安心丸”的它完成了使命。

这个临时门诊的启用在特殊时期,让居民放心,服务让人暖心,而它的关闭也代表着形势好转,更让所有人安心。


疫情期间服务要更贴心

疫情暴发,医院被市民视为高危场所,2月18日,佘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用了临时门诊,专门接诊14天内非湖北地区(或途径湖北)来沪的非发热患者,为非重点地区就诊对象单辟了通道。截至3月22日,临时门诊共接诊患者145人次,诊治病种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外伤、腰腿痛等。



说起启用临时门诊的缘由,中心全科医生周芬芳表示,2月上旬,全副武装的她在全科坐诊,一位患者进诊室前强烈要求对诊室环境进行消毒。“我们中心相当重视疫情防控工作,每天早上都会全面消毒一次,上午看诊结束也会再次彻底消毒。”周芬芳坦言,每进来一位患者就全面消毒在操作上有些困难,也没太大必要。那位患者之所以要求消毒之后才肯进诊室,是因为他听闻前一位看诊的患者刚从外地返回松江,十分担忧。


事实上,特殊时期,类似的非重点地区非发热患者就诊不安心问题并不是个例。如何消除这部分人的担忧,同时也不增加14天内非重点地区返沪患者的心理负担?佘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疫情发生之初便有所思考了。随着防控工作的深入和细化,医务科充分听取患者的意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查漏补缺。


“这类对象既‘非重点’又‘非发热’,风险等级却又不同于未出沪的其他就诊病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长印春华直言,临时门诊的启用不仅能够化解这两类患者的不安,避免发生矛盾,也能减小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和工作压力。


临时区域也要配备过硬

“在原有发热门诊和全科门诊的基础上更加细化了风险等级,进一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夯实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精细化管理,充分考虑患者的感受。”唐刚说,这是启用临时门诊的意义所在。


虽是临时启用的门诊,但硬件软配备都很到位。据介绍,临时门诊不仅单独设置了挂号收费、检验、诊疗科室,固定坐诊的5名医生均为工作经验十年以上的高年资医生,其中,3名为副主任医生,2名为主治医师。另外,诊疗范围也很广,包含了全科、外科,基本能够满足患者就诊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临时门诊还配备了临时的专职助手,由专职助手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患者的检验报告、医生开具的处方药全都由我们专职助手去领取,患者进入诊区后便不用出门,也不接触其他患者及医务人员。”曾担任专职助手的中医科医生沈莲说,虽然当班一天下来来回跑很累,但能够极大地降低患者交叉感染的几率,让就诊患者感到安心,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疫情期间,我们除了帮助对症看诊,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周芬芳说,临时门诊的医生尤其如此。诊疗过程中,她接触过部分处于14天居家隔离观察期内的患者,他们中不少人会担心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有人甚至每天自测体温20多次,体温达到37.4℃就更加焦虑,自觉呼吸困难,全身乏力,晚上也难以入睡。


遇到这类情况,临时门诊的医生们需要结合检查结果开导、劝慰来诊患者,鼓励他们在家找点事干或学点东西,不要总是刷手机查百度,每天早晚各测一次体温即可。“一般来说,就诊结束时,就诊患者的焦虑情况都会得到很大缓解。”临时门诊医生徐春雷说,这让大家感到尤为欣慰。


文字:王梅

编辑:王姝姝

资料:健康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