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还可以这样慢慢“舀”

2019-12-01   晋江乡讯

众所周知,饭勺是每一个家庭里头再平凡不过的一件餐具,简简单单,扁扁带点小凹槽的椭圆造型,但是你见过寿桃型,各种雕花镶金的饭勺吗?

闽南古饭勺

这就是闽南古饭勺,它盛行于清代和民国时期,常见于厦漳泉以及台湾地区等闽南文化圈。木制寿桃型,蕴含着闽南人“食寿”的愿望,往往配有精美雕花。寿桃寓意吉祥、长寿,常见的雕花大多是吉祥寓意的图案,有凤头、龙头、树枝、梅花、喜鹊、和牡丹等,牡丹代表富贵,喜鹊代表吉祥,一般还会漆上红漆,代表喜庆。

图中饭勺上的喜鹊代表家有喜事,花朵和寿桃代表开花结果,寓意早生贵子。

闽南传统饭勺曾经还是陪嫁品之一。以前的闽南婚俗当中,女方陪嫁品中还要有一把精致饭勺,一般是与剪刀、木尺、针线和围裙等放在一起。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好的人家,还会给饭勺刷上金漆,象征着父母亲对出嫁女儿将来丰衣足食的美好祝愿。而且在出嫁前夕,女方母亲还会利用饭勺教示女儿如何做一位贤良淑德的妻子。“饭勺举一起,就得照天理,先给公婆盛,翁婿放第二,三是给姑叔,剩多剩少给自己。”

话说“三日下厨房,洗手做羹汤,未知婆食性,先遣小姑尝。”这句闽南俗语有什么含义呢?原来,新娘子刚到婆家,新婚第三天,要下厨做饭,不知道公婆口味,先让小姑子尝尝味道。

闽南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与饭勺有关的趣味典故:听闻,如家有小孩厌食,将小孩抱到门后,用饭勺轻轻地在孩子嘴边打三下,口中念着:“饭勺打嘴边,教示小仔囡,三餐要吃饭,吃完还要添。”过后便会有胃口。

随着生活方式、习俗的改变,现在的饭勺大多是塑料、不锈钢等材质,造型上也无太大区别。婚俗中也很少再见用饭勺作为陪嫁物品的传统。这种闽南随处可见的传统饭勺也逐渐从大众视野中消失。但是无论是作为家用,还是作为民俗用品的饭勺,都洋溢着闽南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期待。

来源:老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