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信息
项目地址:上海
房子面积:120㎡
项目花费:60w
设计机构:本墨设计
设计收费:500元/㎡
屋主Hedda和先生都是IT从业人员,
平日Hedda喜欢宅在家,
为家人朋友烹制美食。
不久前刚刚迎来爱情结晶,为了给小主子,
营造一个更安心和更适宜成长环境,
夫妇二人决定重新请设计师规划空间,
释放本该有120㎡的空间的开阔感,
与家人一起享受阳光与生活的温情。
原始户型图
户型诊断
从原始户型图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入户区域空间面积完全开敞,门厅与起居空间没有功能界限;
两个卫生间没有设置分项(主人使用或客人/公共使用);
入户左边的房间门正对厨房,空气对流不合理,储纳空间少等问题。
结构改造图
优化策略
根据屋主Hedda夫妇二人和小女儿居室使用习惯的研究,我们重新调整了空间各功能区的布局,以及开合方式。
将入户左侧的小房间一分为二,一部分将原有的衣帽储纳空间独立并外延,形成封闭的储存空间(给全屋扩大内存储纳);另一部分将原房间开合方式接入客厅,定义成书房,让客厅横向、纵向均能扩大视野;
将2个卫生间重新定义,1个并入主卧,1个设置为公卫;
将女儿房外延,增加储纳。
平面布置图
平面布局逻辑
在主要动线与空间功能划分完毕后,进行平面布局。入户避免直接看透空间,设置功能性玄关柜,值得一提的是,它与左边储纳间和右边厨房形成有效的分割,改变的空气对流形式。
在客厅区域布局LDK(Living/Dinning/Kitchen)集成;改变传统沙发要有背景墙,而采用围合式交流式布局方式,同样是客厅,它的意义再也不是朋友来做客一起看电视的尴尬状态,面对面的交流,更是年轻人的状态!
同样我们设置了中岛台,让烹饪成了一件家庭成员一起参与的乐事,团聚时一起包个饺子,独处时打开音响,坐在吧椅上来点红酒。
玄关
顶天立地的玄关柜,
比起格栅、砌墙、成品玄关柜,
柜体作为空间分割的玄关形式更加实用。
玄关是室内和室外的过渡空间 ,
家人可以在这里调整心情,
在这条“脱鞋”的分界线上,
自然地就能区分出家的感觉和街道的感觉!
这里特地留出一个窄窄的小窗,
除了从厨房引入自然光线,
让白天这块区域也亮堂堂之外,
当男主回到家透过小窗,
看到Hedda正在为自己烹制美食,
动人的背影怎么不让人充满爱意!
客厅
从玄关过来,
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个角度,
北欧闲适的浅白+木色空间背景上,
深胡桃木色的餐桌椅将视觉点集中于此。
往左就是客厅了,素白、原木打底的配色,
在空间中穿插分子灯、纤细底腿家具、高低错落绿植,
不同材质和纹理的在空间中穿插,
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
也营造出古朴自然的北欧度假风,
让身处钢筋混凝土丛林中的屋主夫妇,
归家后能感受到乡村自然中的放松!
选择三人位的布艺沙发,
而不是占地面积大转角沙发,
除了成本上有效控制,
空间上的占地面积考虑,
一字型沙发有限长度,
在平日的使用中,累了相互依靠,
给夫妇二人倍增亲密感~!
中古风的休闲椅+秘书柜,
不定期的更改主题,
布置一些摆件、装饰画、干花/灯具,
(为屋主选取的北欧风画作,花费不高却能营造出非常自由闲适的生活情趣)
一个满足独处阅读、喝茶、思考的休闲角落,
就这样赏心悦目的出现了!
全开放式的书架作为电视墙的一分子,
也是家中的气质担当,
下面的位置方便弯腰拿取,
客厅零散的物件和小孩的玩具,
可用置物筐统一收纳。
中间的位置随手可得,
便放了Hedda和老公最爱的书籍和常用小物。
上方则是用于收纳不常用的书籍或收纳箱,
整体的收纳物件的颜色,
控制在一个色系的时候,
整个柜子就会看着很舒服。
餐厅
从沙发处往右看是餐厅空间,
依旧是浅白色背景+暗色餐桌的对比,
空间配色层次明朗也不单调!
西厨区的中岛是整个空间中轴线的起点,
是女主人施展厨艺的展台,
也是亲子、和家庭欢聚的所在。
除了西厨配菜的功用。
大理石的台面下做了镂空,
刚刚好放下2个高脚凳,
晨起,晚间还能吃个简餐,
来点音乐小酌一杯的居心地!
茶水台就是玄关柜的背面,
刚刚好矗立在中岛旁,
在这里冲奶、泡咖啡、做简餐都不在话下,
其余的柜体恰好充当餐边柜的存在!
另一侧就是中厨了,
用谷仓门一推一拉,
进入充满着生活情调厨房!
从吧台处往客厅、阳台处的视角,
一改传统沙发+背景墙,
沙发露出背部走道,空间动线更丰富,
客厅纵向与横向上视野也更开阔~
采光、空气流通都更加舒适了呢!
厨房
在色彩风格上,
从墙面、柜体再到地面的黑白花砖,
整体色调整齐划一,
又通过不同的拼接方式,
让空间变得生动起来!
厨房中的收纳,
同样也是小区域的展示收纳(方便)
+大体量的隐藏收纳(卫生),
让空间呈现出整洁和清爽的模样!
好了,从厨房出来,
来点人气的氛围场景,
或动或静,充满生活的美好!
木制的家具搭配藤编的餐垫,
悬垂的青灰色吊灯,
与大面积的暖色互为补充,
放松感自然而然的就有了!
卧室
往卧室过度,从这边往里走,
就是主卧、女儿房、公卫了!
公卫选择谷仓门与厨房遥相呼应。
喜爱北欧和新西兰文化的夫妻两,
主卧同样选择北欧+自然风,
一面灰色主墙配四围白墙,
高床软枕打造出舒适的居住感!
灰色墙面,很多时候大家不敢尝试,
觉得幽暗,
其实色彩之于空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空间并非密闭的盒子,
家具、饰品等等一切,
都是空间通透感平衡的因素!
喜欢色彩又不敢用的同学大不必慌张!
一张局部小景也动人!
若是孤立着看,
悬垂着的小灯并无装饰性,
但是在这样一面刷上灰色乳胶漆,
搭配灰白色软包床,
小小的黄铜灯头演绎下,
美好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女儿刚1岁还在哺乳期,
便伴着这张白色的婴儿床,
取代了主卧电视的存在,
在大人休息的时候也更方便照顾宝宝!
角落的梳妆台,简单又有仪式感!
考虑到小宝宝的收纳物品也很多,
我们在规划主卧卫生间时,
缩小了卫生间的大小,
释放出更大的走道,
在卧室门后巧妙做出了一组壁柜,
宝宝玩具衣物,
妈妈最爱屯货又超占空间的尿不湿等等,
轻轻松松干干净净藏起来!
当然,床边还有个2.14米的大衣柜,
Emm……还记得进门的储物间吗?
等一等,最后再来讲它!
卫浴
(从客厅处看公卫,干湿分离)
黑色台盆柜和主卧相区分,
从女儿房借用小部分空间设计出台盆柜。
方便打理也更整洁,
依然是现代感+精致感极强的五金上墙 ,
为简洁大方的空间增添了些许质感。
抽水箱做在墙壁里,
利用上方空间做了简约的置物柜,
一旁的玻璃隔断满足了客卫的干湿分离,
又不影响采光。
主卧卫浴中,
放了大浴缸+暖木偏红的台盆柜,
让空间特别温暖,
墙上的挂画和黄铜的置物架,
丰富了空间的质感,提升了精致度!
好了!
卫浴也看完了,回到客厅的阳台!
阳台
在设计这套房子时,
面对横向的阳台和窗户,
想起了多年前在加拿大求学的日子,
下课回家路过的咖啡馆,
铁艺门窗前摆满了层层叠叠的绿植,
店铺外的藤椅,
喝咖啡的客人悠闲又自在,
于是就有了这一组阳台小景灵感!
在沙发的一侧,
黑框的玻璃叠门完全打开的时候,
便和客厅处在同一空间中,
让阳光和空气自在流通,
太阳太过于毒辣的时候,
百叶窗就像知音一般,
不仅能调节室内光线保证空气流通,
还将阳光和烦躁挡在窗外!
从阳台一侧墙面上的窗形镜里,
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绿植,
视觉上放大空间的同时,
也绿意摇曳起来!
从宜家买来的藤编椅,
懒洋洋的斜躺着,周末都不想出门!
其他角度
最撩不过自然光,
借着阳台和工作室光线的穿透,
餐厅在白天不开灯的时候,
也是一如既往的温柔和沉静,
灰蓝色的油画呈现出一种肌理的质感,
空间的氛围和主人的气质,
就在这些平静的色彩中呼之欲出了!
因为客厅设计的围合模式,
走道形式更为自由,
气流自然也更通透!
儿童房
初为父母的Hedda和老公,
总算借着这次装修的机会,
把幻想了很久的Ins风儿童房一次实现了!
虽现在的女儿还不能自己住,
但只是看着她在小帐篷里玩玩具 ,
心都要萌化了!
1.5米的衣柜,
足以应付儿童时期的小女儿,
360mm的小书桌也粉萌的紧!
进门处
客厅和工作室之间是非承重墙,
于是干脆打开做了双开门!
黑色金属框+透明玻璃+双开门,
让书房和客厅之间更加通透!
关于书房的设计,
其实早在19世纪中叶,
物理学家库尔特·考夫卡就曾提出,
人的行为会被行为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
于是为了Hedda和家属心无旁骛的工作,
工作室就设计成了这般极简的模样!
深灰色的背景墙壁上,
展示搁板收纳+隐藏柜体收纳,
方便实用,空间宁静又清新!
墙上的铁艺壁挂,
将日常的纪念图片、照片展示出来,
工作/学习累了,
一旁的单人沙发,可以适当小憩一下!
家庭综合储纳空间
进门左手边借了原工作室的空间,
做出了衣帽间、储物间,
作为玄关柜收纳的补充,
可容纳80双鞋、20个包、
10个大收纳箱、大小2个行李箱,
50件短外套或上衣。
对有孩子正在成长的家庭来说,
这样一个能装的储物间别提多实用了!
Editor’s Comment
上海本墨设计成立于2011年5月,是专业的设计工作室,专注高端私宅整案设计项目。始终坚持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让空间服务生活,用空间作品去呈现和理解更多的不同生活方式。
总监:史宁,主要管控空间规划与居住逻辑。
软装负责人:贺勤,主要控制软装视觉逻辑,呈现执行落地。
2017年 12月30日 登上CCTV2《空间榜样》2018年度筑巢奖专业组类金奖2018年登上《一条》第1313期2018年度营造家奖最佳收纳奖2018年度营造家奖提名奖2018年度40under40 中国省会(上海)杰出青年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