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站枢纽的消息,对于很多杭州人来说,一直都是话题爆点。现在,它的轮廓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
目前,《杭州西站枢纽综合交通规划设计方案(草案)》正在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进行公示,规划设计方案让人充满期待。
今后,西站枢纽内将引入4条轨道交通线路,枢纽核心区内实现人车分离,计划到2022年,将拥有商合杭、杭温铁路,打通南北向铁路通道。
视觉中国供图
西站枢纽内将引入4条轨道交通线路
枢纽核心区内实现人车分离
本次规划区域位于未来科技城北部仓前街道,规划范围北至吴山、寡山北部河道(北上浜一线),南至余杭塘河,西至东西大道,东至良睦路。
规划范围面积13.26平方千米。
根据公示的规划方案,杭州西站枢纽将会构建“高轨道化、低个体机动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支撑站城深度融合、高强度综合开发的站城一体化地区发展理念,支撑建设轨道上的杭州示范区,满足多样化交通出行体验。
要如何来实现呢?方案中提出了四个目标策略,包括打造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公交都市,构建西站与周边快速路之间的直达联系通道等方面。一起来看看吧。
公交优先,轨道引领
构建广覆盖、多模式、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网络,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发挥不同层级交通方式的组合优化,满足服务不同距离、时间要求的出行需求,打造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公交都市。
方案中也提到了,将会综合考虑高铁新城常住人口、用地情况、公交通道情况,规划布局1处公交枢纽站和6处公交首末站。
慢行友好,人车分离
枢纽核心区内倡导步行优先,将地面空间留给行人,构建安全舒适的慢行空间,实现人车分离。
枢纽交通高效集散,站城交通有序分离
强化杭州西站枢纽交通集散效率,提高枢纽交通到达和离开的可识别性,构建西站与周边快速路之间的直达联系通道。
提前分流城市交通,避免城市交通与枢纽集散交通相互影响,实现站城交通分离。
严格控制个体机动车交通使用
加强交通需求引导,严格控制机动车停车泊位供给侧规模。
未来的杭州西站,与周边地区的联系都会非常紧密,将会利用绕城高速公路、杭州都市高速公路环线(绕城高速西复线)、杭徽高速公路(G56)、杭长高速公路实现区域性服务功能。
同时,还将围绕铁路枢纽构建“井”字型高等级道路网组织枢纽地区交通,包括留祥快速路、东西大道(中环快速路)、文一西路快速路以及良睦路(高等级主干道);构建东西两侧枢纽集疏运系统实现车辆快进快出;在高铁新城单元内,构建“五纵六横”地区性干路网。
西站枢纽内还会引入4条轨道交通线路,站台呈现“工”字型布局。近期实施南北向的3号线、机场轨道快线,可实现同台换乘,另外,远期预留两条东西向轨道线路。
三个时间节点勾勒未来
至2022年
建设商合杭、杭温铁路,打通南北向铁路通道
在期限上,本次规划分成了三个不同的时间节点,其中,近期是至2022年,中远期至2035年,远景则展望至2050年。
那么,初期(2022年)的建设方案是怎样的呢?在这次的公示中,也是给出了一套细化的规划方案。
在铁路方面,将会建设商合杭、杭温铁路,打通南北向铁路通道。
在公共交通方面,2022年以前重点建设地铁3号线和机场轨道快线,保障轨道交通接驳服务。建设枢纽东侧交通中心的公交枢纽站,保障铁路开通初期常规公交出行服务。
在道路建设方面,将建设东西大道、留祥快速路、文一西路、良睦路等区域性道路系统。同时,重点推进铁路以南地区主次干路建设,如15省道、余杭塘路、绿汀路、大蔡园路等;铁路以北地区重点推进振华西路、杭腾大道、杭创大道、良亭港路等道路建设及前期研究。
大家都知道,火车站周边的交通流量一直都是很大的,要如何有效进行疏解呢?在这次的规划设计方案中,也都考虑到了,东西两侧都有疏解通道。
西侧疏解通道:重点实施东西大道西站互通,实现车辆快进快出;建设杭腾大道以东站南路、站北路地面接西落客平台平行匝道,提供周边地区至西落客平台送客服务;建设东西大道高架主线与站南路、站北路的接地匝道,保证高架车辆进入地面交通场站及周边地区的出行需求。结合西侧疏解通道系统建设,同步预留站南路、站北路地下道路系统。
东侧疏解通道:重点实施杭创大道、良睦路地面道路以及站南路、站北路地面接东落客平台平行匝道,保证初期东落客平台疏解能力。
来源:小时新闻客户端
监制:范波
责编:潘洁
编辑:陶朝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