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金鸡奖复盘,这或许是金鸡奖成为华语最重要电影奖的开始

2019-11-24     梁鹏飞

今年的金鸡奖落下帷幕。

相信很多观众都一直熬夜到了12点,全程关注了今年中国电影最重要的时刻。

盛宴已经结束,现在是时候全面回顾一下这次金鸡奖的方方面面了。今年金鸡奖的获奖名单释放了什么信号?金鸡奖做出了什么改变,未来又会如何发展?

就让我们好好分析一下吧。

1、各项大奖归属基本和之前预测一致

首先,当然还是要复盘一下各个大奖的归属。

今年金鸡奖的提名名单出来之后,业内就进行了很多讨论,大多数专业人士的意见都认为:最终的大奖肯定是在4部电影之中产生,也就是《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红海行动》和《地久天长》。

只要对中国电影有些了解的人,对近些年金鸡奖历史有些了解的人,都可以看出这一点。

咱们看看完整提名名单。

今年金鸡奖复盘,这或许是金鸡奖成为华语最重要电影奖的开始

今年金鸡奖复盘,这或许是金鸡奖成为华语最重要电影奖的开始

今年金鸡奖复盘,这或许是金鸡奖成为华语最重要电影奖的开始

根据进入提名名单的次数多少,今年金鸡奖最大的热门电影有《我不是药神》,《地久天长》,《流浪地球》这3部。

如果只看提名名单,最热门的影片毫无疑问属于《我不是药神》。它获得了包括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新人导演在内的8项提名,除了纪录片、美术片这些奖项根本不沾边,可以说基本囊括了所有金鸡奖的重要奖项提名。

《地久天长》和《流浪地球》同样获得了5项提名。

但是《地久天长》提名比《流浪地球》更具含金量,因为它5个提名是最佳电影、导演、编辑和最佳男女主角,全部是重磅奖项,可以说非常抢眼。

与之相比,《流浪地球》除了获得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提名比较重要,其它都是最佳录音、最佳摄影这些技术奖项。

《红海行动》获得提名比较少,只有最佳导演、最佳电影2个重要奖项。本来不是金鸡奖的热门影片,但是很多人都看好林超贤拿最佳导演这个奖项。

所以就是这4部电影最有希望。

最终的结果,和预测基本吻合。下面是具体名单。

今年金鸡奖复盘,这或许是金鸡奖成为华语最重要电影奖的开始

那么,让我们一个个说说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

第一最佳电影给了《流浪地球》,这个几乎没有悬念。因为《流浪地球》上映的时候人民日报连续3天表扬,这是非常高的规格。

金鸡奖虽然不像天坛奖那样的政府电影奖,但是在历史上金鸡奖一向是紧随咱们国家的文艺政策,从这些年最佳电影的结果也可以看出,金鸡奖鼓励那些符合中国叙事价值观的电影,同时又要有很好的观众基础,有传播度的现象级电影。

所以《流浪地球》获奖非常合适。

第二个,林超贤凭借《红海行动》拿到最佳导演,这个也在意料之中。

咱们从提名名单就可以看出,最佳导演的竞争其实就是在林超贤和王小帅之间。其他的人其实都是陪跑。因为《我不是药神》导演文牧野和《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才拍了2、3部电影而已,最佳导演毕竟要讲点资历的,所以他们不可能拿奖。

今年金鸡奖复盘,这或许是金鸡奖成为华语最重要电影奖的开始

至于王小帅,他导演的作品《地久天长》更适合拿表演奖,前面王景春和咏梅分别拿到了影帝影后,所以最佳导演不可能再给他了。否则《地久天长》拿到金鸡奖3个重要奖项,这种情况肯定不合适。

而林超贤去年已经拿过百花奖最佳导演。

之前他的《湄公河行动》也拿过金鸡奖最佳电影,《红海行动》又没有入围表演奖项,所以无论资历还是品质各方面,都是林超贤拿最佳导演最合理。

第三,咱们说说影帝影后。这2个重要奖项被《地久天长》包圆了,年初柏林电影节的一幕再现了。

这个结果略微有点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颁奖典礼之前,大家都觉得徐峥是影帝最大热门,当然王景春本来也是第二热门。徐峥还年轻,以后还有机会。

至于咏梅拿影后,这是实至名归。因为最佳女演员提名名单里,其他几个女演员的作品和她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地久天长》拿到最佳男女演员2个大奖,也符合最近几次金鸡奖的一个传统,那就是每次金鸡奖都有1部电影拿到2个以上大奖。

上面是4个重要大奖的归属。

次要奖项方面,最佳导演处女作给了文牧野,算是给《我不是药神》一点补偿。

毕竟入围8个奖项,最后一个奖也没有,这肯定不行,至少要给一个稍微重要的奖项。

最佳男配角方面,《我不是药神》的王传君和章宇都入围了最佳男主角,但最后颁给了《古田军号》的王志飞。这个可以理解。毕竟主旋律电影也需要在金鸡奖有点收获,还有一个因素,金鸡奖在厦门举办,《古田军号》有福建省参与,总得给东道主一点面子啊。

最佳女配角给了《送我上青云》,应该是属于奖项分流的某种考虑。当然了,入围名单都没有什么亮点,就不多说了。

3个技术奖项,最佳录音(音效),最佳美术和最佳摄影,都给了《流浪地球》和《妖猫传》,这也没有什么争议。确实这2个电影也是视听效果最好的,没有问题。

其它几个奖项就没有啥好说的了,都是电影节的点缀。

2、今年金鸡奖的亮点和缺陷

好了,上面是详细分析今年金鸡奖的大奖归属情况。

下面咱们说说今年金鸡奖的亮点和缺陷。

先说好的方面。

今年金鸡奖最大亮点,就是场面很大,排面很强,确实是万众瞩目,确实是今年华语电影最大的舞台。

首先咱们看金鸡奖的颁奖现场,大气磅礴,这才符合华语电影最大电影奖项的规格。

然后出席今年金鸡奖的明星也是多年来最耀眼的一次。几乎所有中国电影的重要人物都来到了现场,老一辈的电影人就不用说了,包括《开国大典》导演李前宽,香港的成龙、徐克这些都来到了现场,到目前中国电影中生代最强大的阵容,吴京、徐峥、黄渤等人都在现场,而且有很重要的戏份。

就连最近处于风口浪尖的冯小刚也来到了现场,在转播镜头里出现了一两次。

完全称得上济济一堂。

这是金鸡奖给人很大的印象改变。因为以往华语电影奖项,最大的焦点并不都是在金鸡奖这里。这个不展开多说,大家可以联想一下,往年华语电影人都扎堆去了哪个电影节?

大家都说华语三金,金鸡奖这些年,可能在很多观众心目中,就是在很多演员心目中,权威性并不是第一位,是不是?

但是今年金鸡奖给人的感觉是,华语电影最大的奖项就是我,舍我其谁的霸气出来了。

这是今年金鸡奖给人最大的惊喜。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华语三金奖项,其它2个奖项现在是越来越没落了,长此以往,金鸡奖的地位会越来越高,这才是金鸡奖应该在的位置。

当然金鸡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今年的金鸡奖举办的各个环节也不是没有问题。尤其是整场颁奖典礼的节奏把握,让人诟病的地方不少。

首先金鸡奖颁奖的时间控制不是很好,8点左右开场,一直到将近12点才结束,太拖沓了,严重挑战观众,以及现场所有人的忍耐性。这反映出金鸡奖的主办方在整个环节把控方面,经验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黄渤做主持人就好了

今年金鸡奖复盘,这或许是金鸡奖成为华语最重要电影奖的开始

然后开奖嘉宾直接颁奖就行了,中间又让邓超和电影频道的蓝羽加一道主持,完全看不出这个安排有什么好处,反而拖慢了整个颁奖晚会的节奏。

那么,到底是黄渤是主持人,还是邓超是主持人?

还有很多环节,拖时间的细节有很多处。比如《流浪地球》的录音团队获奖,上台发表感言,足足说了5、6分钟,以至于主持人都要打断一下,他们还在那里喋喋不休。这种情况完全不应该出现,要知道获奖感言都是有时间限制的,你一个不重要的技术奖项(当然咱们也不是歧视小奖),在这里喧宾夺主,实在是不应该。

这些都反映出主办方各方面还是有点不够成熟。

最后,虽然今年金鸡奖的各种大奖都还算合理,但是有些奖项还是可以明显看出照顾、分流的考虑。这里不细说了。

当然比起以前金鸡奖老是双黄蛋甚至三黄蛋,已经有很大进步了。

说这些,还是希望咱们的金鸡奖各方面能够更好,更加符合一个大奖的排面,担得起华语电影最权威电影奖项的名号。

3、金鸡奖的变革和未来发展

任何一次电影节,最吸引眼球的肯定是这些大奖。但是我们关注中国电影的,不能只看到奖项,还要看到其它方面。

今年金鸡奖最大的改变,就是宣布以后回归一年一次。

之前金鸡奖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2年颁奖一次,时间拉太长,2年前的电影,今年才颁奖,很多观众都忘了这部电影了,这是最影响金鸡奖权威性的地方。

这方面很多人都进行了分析,我就不多说了。但还有一个点值得我们注意。

之前金鸡奖不仅是2年办1次,而且举办地方也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也是很多观众批评的地方。一个电影奖项,连主办地都不固定,试问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最权威电影奖项?

这次金鸡奖花落厦门,而且是未来将连续举办10年。至于10年以后是不是就一直留在厦门了?很有这个可能性。那么以后金鸡奖就彻底回归正常电影奖项了。

一个固定地点举办,每年一次的电影节才是正常的电影节。这样的电影节,才有希望成为最权威的电影节。

国家电影局做出这个重要改变,说明是真的想把金鸡奖打造成中国最好的电影节,甚至是打造成世界最好的电影节之一。有了这个心气,加上咱们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底气,中国电影肯定会越来越好,金鸡奖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好。

毕竟所有电影节的繁荣都是建立在电影本身的繁荣之上。

当然,之前金鸡奖2年办一次,也有其历史合理性。因为曾经的中国电影,尤其是内地电影,整体质量太差了。

大家想想看,2000年代的国产片,到现在还有几个能看的?一直到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破100亿了,也尽是《小时代》、《致青春》这种货色,你说怎么办?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整个2000年代,金像奖依然是华语电影最让人向往的电影节。那个时候大家都以获得金像奖为荣,内地和香港的合拍片,一窝蜂都跑去金像奖。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2010年姜文的《让子弹飞》。姜文去香港参加金像奖,没有参加金鸡奖。

今年金鸡奖复盘,这或许是金鸡奖成为华语最重要电影奖的开始

为什么呢?

因为那个时候金鸡奖的提名名单,这种合拍片没法入围。那个时候金鸡奖还比较保守,原因咱们就不多说了,方方面面。总之,就只有内地的电影人拍摄的电影才能入围。

更早的时候,90年代,那些内地最大牌的导演,张艺谋,陈凯歌们,他们拍的电影都是瞄准了欧洲的电影节。金鸡奖也不选择,比如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获得了戛纳大奖,还有张艺谋获得戛纳奖项的电影,都没有金鸡奖提名。

大家看,连自己最好的电影人拍的电影,都没法进入提名名单,那这个电影节还怎么有权威性呢?那个时候的金鸡奖处于历史低谷。

所以到后来金鸡奖变成2年举办一次,也是不得已。金鸡奖毕竟还是有自己的尊严,不能说实在没有好的电影,我也给你颁奖啊。

所以咱们改成2年办一次,1年拍不出好电影,2年至少有更多选择了吧,对不对?

而这2年,恰好是华语电影整体质量开始好转的时代。这一切都是从《战狼2》开始的,然后《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然后《流浪地球》,《地久天长》这些好电影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兼具票房和口碑,在商业性和艺术性双丰收的好电影越来越多了。

这也让金鸡奖有了底气,可以改回1年1次了。

还是那句话,电影节的繁荣建立在电影的繁荣基础上。只有中国电影越来越好,金鸡奖才会越来越好。祝福中国电影,祝福金鸡奖,希望未来的日子发展越来越好,真正成为全世界最有分量的电影节之一。

真正成为全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文化的一扇窗口。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fdlnG4BMH2_cNUg0eR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