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红”绘就“幸福圈”,书院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善治之路
“全国文明村”“中国特色村”“全国第四批美丽乡村宜居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书院镇塘北村在中国特色乡村善治之路上不断取得荣誉。究其原因,塘北村坚持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以“党建红”绘就群众生活的“幸福圈”。
塘北村综合地域面积、人口分布、资源禀赋等因素,将辖区划分为5个微网格,形成“村党总支—微网格党支部—队组党小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人”作为串联网格的“线”,按照“网格长—网格员—协管员”的架构,组建“1+2+X”网格治理力量,配齐配强5名网格长、10名专兼职网格员和35名网格协管员,党员占比达72%。
今年上半年,依托微网格治理机制,塘北村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90余次,协调化解矛盾纠纷70多件,化解率达100%,实现“小事不出网、格中解民忧”。微网格也是为民服务 “责任田”,塘北村实施“红黄绿”分色管理精准服务,对超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等红色标识人群,由村“两委”干部包干,网格工作人员每日做好健康问询。村里还定期组织帮困解忧的“五帮”服务与“送信息、送温暖、送关怀”的“三送”服务,近一年开展200余次“五帮三送”服务,服务好群众身边的“最后一米”。
同时,塘北村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发动群众优势,与经济合作社的技术、市场、资金优势有机结合,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塘北村从1990年代开始种植西甜瓜,村党总支发挥“田博”瓜果合作社辐射效应,辟出50亩土地作为“勤劳致富帮带”基地,引导种植“南汇8424”西瓜,大力促进农民增收。依托上海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田博”牌西甜瓜整合农旅资源,现已培育合作社4家、家庭农场6家,以“订单收购+分红”等方式,带动800多户农户实现增收。
村里精心布局建设的樱花大道、香樟大道、云杉大道,并建设塘角嘴休闲区现代化钓鱼场等设施,推进农旅融合,提升产业价值链。塘北村还紧抓临港打造世界级旅游休闲目的地契机,深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依托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民宿农家乐等项目,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吸引游客进村、人才留村,持续推动乡村产业兴旺。
塘北村还采用乡村治理积分制,将村民自治转化为可量化、可评价的数据指标,全村近1800户村民全面参与乡村治理,变“村里事”为“大家事”。集体经济的利润分红为积分激励措施提供物质基础,塘北村提取集体经济公益金不断做大积分激励基金池,村民不仅可用积分兑换奖品,还能在参评最美家庭、星级户等荣誉时优先考虑。累计积分靠前的村民,还能在村民代表大会制定“惠民工作计划”时拥有“一票否决”权,决定村级资金投向最期盼最需要的实事项目,激发村民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塘北”的内驱力。
文字:赵天予
编辑:朱胜霞
*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f12b8f4e184d6b8e193dfe511c521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