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Me留学Z学员收获
顶级电影学院制片专业双录取!
学员背景:
南京艺术学院
GPA 90+
托福100+
三段相关实习经历
录取院校:
美国电影学院
查普曼大学
美国顶级电影学院Offer到手!
作为一个艺术院校的学生,我的大学四年很多时间都用拍片子上。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片场“小白”,成长到可以预见拍摄问题,提前想好解决方案,并用自己的人脉去摆平突发情况的“熟手”,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从"小白”到"老手”,我决定出国读研
我曾在学生自主组成的拍摄团队里手忙脚乱过,熬夜剪片,结果只能是对着多到无法处理的穿帮镜头崩溃;也在专业的商业剧组里看到工作人员粗暴对待小演员,心里很不爽,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每一段经历都成为我的宝贵一课,也造就了我2022FALL申请季的成功。
决定要出国读研对我来说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想法。作为电影人,我向往更加成熟的电影市场和更宽松的创作环境。但是,要如何成功申请到顶级电影学院,也着实让我犯难。电影学院的申请,尤其麻烦的两大板块是:作品集和文书。这些材料不仅多,每一所学校的要求也不同,导致工作量巨大。于是我决定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Z学员
微博:认真努力安铵氨
初始Me留学
找到Me留学是通过网上认识的一位电影学姐,她在两年前成功申请到顶级电影学院,她向我介绍并推荐了Me留学的电影文书服务!我联系到顾问的第一印象是这个机构很踏实,看了公众号、官网,发现他们一直在稳定运营,并且每年都有发布不错的成功案例。
我其实在接触Me留学之前,聊过了学校当地和北上广的很多中介,他们不是价格高得离谱,就是要强制绑定作品集。而且作品集的课程偏向于电影制作,而不是制片,不符合我的申请项目和职业预期。在更深入了解Me留学,亲自和文书老师沟通后,我确信Me留学能够帮我实现我想要的,就毫不犹豫地敲定了Me留学来负责我的电影文书。
梦校是美西顶尖电影学院
关于选校,我主要选择了美国西海岸的三所顶级的电影学校。考虑到我的职业目标是成为制片人,我希望能够多接触商业方面的内容。美东电影项目是艺术电影为主,而美西则是商业电影比较发达。我主要是从官网获得第一手信息,学校的项目介绍非常全面,当然我也有通过豆瓣、知乎、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了解学校和项目,我还通过各种人脉,联系前辈、目标学校的校友等,从他们口中了解更多的项目情况,增强我对项目的了解,这样在文书的Why school写作时,可以提供更加真情实意的感受。
作品集和文书同步进行
在2021年的8、9月期间,我一心扑在作品集上。Me留学积极推动了简历、作品清单、和一些问答式文书。这些文书基本都有固定话题,内容也不太会因为我的作品集的推进有所改变。我和文书老师进行了第一轮的沟通,分享我自己写作的一些材料,讲述我的故事。而文书老师总能够根据我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要求给出中肯的建议。比如哪些材料有叙述价值,哪些内容有戏剧冲突,以及结尾该怎么去升华。特别是AFI的一个小文书,老师帮我用蜻蜓点水的方式擢升了主题,自然地表达出来很厚重的情绪。甚至一位电影前辈看了我的文书都说读到情深处都被感动了。这些文书成果,是我自己一个人做不到的。
同期,我的作品集拍摄也给我带来了非常多心得。特别是我和作品集的拍摄对象——一个留守女童——建立了很深的友谊。她也成为了我文书中的一个主要角色。当时,指导我作品集的一位学姐也一直鼓励我深入地思考要制作什么样的电影。这推动着我去整合过去家庭中,学习中,拍摄中遇到的一些改变了我人生的重要事件。
除了拍摄时遇到的小女孩,我还因为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对社会中的少数群体非常关注。这些关注持续地引导我去制作了一系列关注少数群体社会处境的短片。这个主线完美地将我的经历串了起来。在文书老师的帮助下,我的材料果然都服帖地串联到一起,个人陈述中关注少数群体这个思维核心一直是连续的。特别是我申请后和别人聊起的时候,也还觉得值得回味我和留守女童的故事开头,写的特别感人,又没有做作的感觉。
回想起整个合作的过程,我和我的文书老师交流非常顺畅。我是那种思维发散,想到哪里说到哪里的人,而老师每次都会做好沟通笔记,并且能够短时间内从我说的那么多东西里面找出有用的细节。我喜欢老师善于倾听的状态,也从她内敛的文笔上获益良多。
前期积累让我轻松应对面试
递交申请后,我有幸和AFI和Chapman的面试官分别进行了两场轻松愉悦的面试。比如和AFI的老师面试时,正好是我一部新片子开机的第一天。面试官老师注意到了我在酒店,我在他追问之下说出今天有拍摄。他还开玩笑地问我怎么拍摄第一天不是在拍摄现场。接下来地面试中,他问了很多关于我在这部短片中制片角色的问题,比如我们的Budget,Schedule,遇到什么状况,我都能够轻松应答。
对于最后一个面试问题,我说今天本来拍摄大太阳的夏日户外戏,结果现在正在下雨。在他追问我该怎么办时,我从容地告诉他,我已经预见到可能有这个问题,而且已经有所准备了,他也半开玩笑似的祝福我接下来太阳能出来。
我们在友好氛围中,结束了这次面试。回想起来,我当时确实是给出了一个制片人在那种情况下最佳的回答。这也给面试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后续我和学校的沟通中又遇到了这位可爱的面试官老师,他还有问我那天拍摄的情况如何,天气有没有好转。
面试后,AFI的录取很快就到了,这也是我最终决定要去的一所学校。我录取的项目从入学开始就是分专业的,这更适合我这种已经对职业有目标的学生。其次,AFI和申请人、录取的学生们的沟通都非常紧密。大约是4月初,我们所有的录取人还开了一个线上交流大会,还有不同专业的分会。每个讨论室有两个老师跟我们单独的交谈,这氛围让我感觉很棒。包括在申请期间、办理签证期间International Office也非常热心、并且回复神速地在解答我的问题。
熬过道阻且长的申请季
过去的这一年,坚持下来确实蛮不容易的。虽然申请过程看似顺利,但我在申请季中经历了生离死别,这曾让我陷入到灰暗痛苦的深渊。但我保持住了这一份平常心。我相信努力就会有回报。每天早上睁开眼,想到自己的处境,我都对自己说没有什么事情是我解决不了的。即便是有,那也是我没办法掌控的。解决好自己能解决的,其他的事情随缘!
沉住气走过申请季,我成长了不少。我朋友们形容我说,像是蛇蜕了一层皮。过了年关,一切都开始向上走了。我蜕变的更加自信、更加从容。所以,我也衷心祝福大家能够在申请路上走的顺利,保持平常心。也告诫大家一定要尽早开始准备申请。世界总是在变化的,尽早准备好一切,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面对。
其次,我希望大家可以直面自己的过去,不管是欢笑还是伤心,成果还是失败。生命历程中的任何事情都可能会变成你的盔甲和资本。你自以为的缺点,在别人眼里说不定会是优点。比如说我在面试的时候,我和面试官说,我想做Writer Producer,可是我害怕自己的写作水平差。这在他们的文化语境里面,这却不是我的缺点。虽然我没有高超的Writing Skills,但只要有好的想法,和其他人联合创作也能有好的作品。在新生线上会议中,老师也说AFI录取的每个人都是有闪光点的,让我们不要自我怀疑。
我也鼓励大家在了解申请项目的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时间,一定要挖掘到最后一丝细节。在不了解的前提下,肯定或者否定都是不明智的。看项目不能只看名校光环,也不要给自己设限。每个项目,都会有它独特的资源,比如美国的一些传媒项目也非常适合本科学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去深造,可以学公众、商业、市场的思维。最后,祝大家都有理想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