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就业群体温馨港湾,“花小新”家联盟助推城市治理
日前,花木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以“送学上门”为抓手,在支部书记带领下带着相关书籍和学习材料,与辖区顺丰速运公司的站长、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聚在一起“学原著、悟思想、谈心得”。
花木街道党工委始终以问题为导向,以服务为主线,精心打造“花小新”家联盟,以增强新就业群体“在花木、爱花木、为花木”的城市归属感、幸福感、融入感,助力社区高效能治理和城市高质量发展。
/调研为先,打造“暖新”家联盟/
在充分调研排摸基础上,街道推动辖区内的顺丰速运、叮咚买菜、美团、饿了么、京东等平台企业网点组建“花小新”家联盟,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联通辖区平台网点和新就业群体,第一时间感知需求、搭准脉搏,做深做实新就业群体关心关怀工作,全面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格局。
“花小新”家联盟按照“做实项目对接、做强区域联盟、做细精准服务”的原则,针对新就业群体流动性特别强的特点,指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专人负责定期走访和需求征集,围绕新就业群体在工作生活、学习成长、技能提升等方面的需求期盼,形成“资源、需求、服务”三张清单,整合党群条线资源和区域化党建资源,常态化开展服务项目,为“花小新”的生活提供便捷、增添色彩。
/服务为上,打造“活力”家联盟/
街道党工委组建了由上海科技馆、出入境管理局、花木派出所、陆家嘴消防大队、浦东图书馆中国银行等区域化党建单位组成的“‘花小新’暖心服务队”,针对新就业群体在交通安全、车辆维修、金融服务、电瓶更换等“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期盼,整合优质服务资源、开展“送服务、送关怀、送资源”行动。从今年3月起,已举行10场活动,服务新就业群体近700人次。
充分发挥党群服务阵地在“体系、空间、机制”多元融合上的独特优势,联合工青妇、陆家嘴消防大队在辖区内新就业群体集中地设立“花小新之家”。空间上,打造充满活力和温馨的多功能学习生活“共同体”;管理上,探索“家委会”自治运作模式,制订“家委会”规章制度,明确入住公约、责任义务、规范行为准则,推行自治管理;服务上,引进街道“红色加油站”服务资源,将暖心服务、专项解困等行动落实落细,让新就业群体于细微处感受城市的温度。
/引领为重,打造“善治”家联盟/
街道党工委依托“花小新”家联盟,将快递外卖物流企业的学习和服务引领有机结合,强化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在顺丰速运等大型站点、花小新之家公寓设立“花小新”家联盟“学习角”,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平台建设、配送资源、学习指导。同时发挥三支志愿服务队伍的作用,即:“花小新”反诈宣传队,在送快递中进行反诈宣传和阻止反诈行为;“花小新”流动鹰眼队,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不文明现象等,起到流动探头作用;“花小新”文明骑士队,在工作中做“微公益”,如为社区老人免费送餐、随手捡垃圾等。引导三支志愿服务队伍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他们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直面问题,打造治理“新品牌”/
加强超大城市的新业态和新就业群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是一个新挑战、新课题。由于新就业群体的人员组成结构、营运模式、管理方法等不同于一般企业,广流动性、不确定性是基本特征。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流动性强。以站点站长为例,年初联系的快递外卖小哥站长已有半数离开,小哥流动更为频繁。基础数据的不稳定性以及人员变化,需要站点站长不断重新建立联系。另一方面自主性强。新就业群体实现的是一种非组织化的就业,在时间、场所、作业模式上具有很强的自主性。收入跟个体接单数量、时间长度有关,站点的约束力不大。快递外卖员甘愿成为“全天候工人”,对于社区活动就无心参与。
街道党工委引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针对以上两个方面问题,细化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工作:重联通,拓展党建覆盖面。定期走访站点网点,建立日常联系机制,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主动报到亮身份,及时了解新就业群体在工作生活、学习成长等方面的需求,既要加快建设与延伸“党群服务站”“红色加油站”“花小新之家”,也要建立管理与服务的运作机制,尤其是新就业群体在“技能提升”“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蓄势储能,让这些“新上海人”能够并愿意“走进来、受教育、享服务”。经过近期走访,发现芳华路快递外卖小哥居住居多,即将在安歆公寓和团工委联手打造花小新之家,营造新就业群体的温馨港湾。重服务,提升治理精准度。围绕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整合各方资源,从“Yi、食、住、行”四个维度出发,提供活动平台和关爱服务。发挥小哥“行”的优势,推行“文明骑行”、“反诈骗”等多个社区治理“微举措”。
下一步,花木街道将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细“花小新”家联盟,强化政治引领和暖心服务,以“价值导向”厚植党建力度,以“务实管用”强化功能融合,充分彰显党建的力度和温度。
编辑:倪竹馨
资料:花木街道
*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