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决定独自研制这款宽体远程客机,不想再等俄罗斯了!

2023-11-03     瞳眼天下

原标题:中国已经决定独自研制这款宽体远程客机,不想再等俄罗斯了!

现在在巴黎展出的不是中俄合作的CR929,已被称为C929,其中代表俄罗斯参与的字母R已消失。

在巴黎航展上,中国商飞公司展示了商飞宽体远程飞机项目。根据描述,这款国产宽体客机可容纳 280 至 320 名乘客,航程可达 12000 公里。从外观上看,这款国产飞机与中俄联合项目CR929远程宽体客机没有什么不同。

事实上,CR929远程宽体客机是中俄联合研制的双通道民用飞机。但之前的名称CR929现在已被“宽体商飞”字样所取代。这说明中国已经决定独自研制这款飞机,不想再等俄罗斯了。

这架客机的性能指标很好,机翼也很好,但如果中国突然决定走自己的路,那发动机如何解决呢?实际上中国早已经与乌克兰的马达西奇公司接触,愿意合作发动机。再加上中国也在国产发动机,所以中国以后不再需要俄罗斯的的发动机。

四年过去了,俄罗斯手中仍然没有PD-35,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也看不到它。由于俄罗斯正受到大量经济制裁,严重影响了研发进度。所以中国必须得自己想办法,自行解决发动机问题。

根据俄罗斯的说法,即俄罗斯重型飞机发动机PD-35将不会早于2030年出现,也许根本不会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动力较弱的PD-26。那么中俄合作的CR929 宽体客机项目还能指望什么?

众所周知,在以前的和平时期,民用航空发动机,一般由劳斯莱斯或通用电气公司垄断。俄罗斯的悲惨经历表明,严重依赖西方技术是多么危险。华盛顿一弹指间,波音和空客就被禁止向俄国出售新客机并禁止俄国的客机提供备件和维修服务。与此同时,还对俄罗斯自研的超级-100 和 MC-21 客机的零部件供应实施了制裁。

现在中国真的准备好冒着风险能自行解决发动机吗?

据了解,中国正在为CR929开发自己的重型燃气涡轮发动机,项目名称为AEF3500。但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任务,如果没有经验或相关能力,就无法快速解决。

您以回想一下中乌联合项目 AI-38 旁通涡轮喷气发动机。它们的基础是来自 马达西奇 的 D-18T 涡轮喷气发动机,该发动机配备在 安-124 和 An-225等大型运输机上。在三转子配置中,AI-38发动机预计可产生30-34吨的推力,预计由中国重庆的一家中乌合资企业生产。众所周知,中国自1991年开始就在大量吸引乌克兰航空人才,每年都有乌克兰专家来到中国投身建设甚至定居。

中国本来打算吸收马达西奇,因为看到了一个独特的机会之窗。直到最后一刻,惊慌失措的美国人才介入,中乌合作被迫中断。

所以C929宽体飞机是否会使用类似于 AI-38 的发动机来代替俄罗斯 PD-35 和西方发动机?几年后我们就会看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eaa92897e476401daaf1db57183de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