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柳克祥教授团队自主发明的第11个新手术法"Early outcomes with a hybrid technique for repair of a non-A non-B aortic dissection"(新的杂交技术治疗非A非B型主动脉夹层)的论文,在心血管外科领域国际最顶级医学学术期刊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心胸血管外科年鉴》)杂志上发表。该杂志是全世界胸部外科和心血管外科专科领域最高级别杂志,该论文的发表代表着柳克祥教授团队的又一个手术方法走向世界。
柳克祥,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柳克祥教授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作为日本国家公务员,文部科学省教官助理教授在日本秋田大学医学部心脏血管外科工作5年,2004年末放弃了在日本优厚的待遇,作为吉林大学特聘教授回到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工作,在冠状动脉搭桥,房颤的外科治疗,大血管疾病尤其是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目前是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党委书记,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比急性心梗死亡率更高的一种疾病,用人工血管来置换自己的破损血管是这个疾病唯一的救命手段,这个手术是目前心血管领域手术最复杂、死亡率最高的手术之一。非A非B型主动脉夹层是Stanford A主动脉夹层一个亚型,传统的手术方法因患者自身血管壁脆弱,吻合口等威胁患者生命的并发症时有发生,同时手术难度大不易于推广,一般正常手术的输血量在2000ml-10000ml,柳克祥教授团队创新性提出使用一种新型杂交方法,即使用柳氏内覆式主动脉弓部置换术来治疗此类型主动脉夹层。这种新方法最大的优势是将主动脉弓部吻合口由原来的四个简化为一个,降低术中灾难性出血的风险和手术难度,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可以在无输血和微创下完成手术。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在学科带头人柳克祥教授带领下,秉承“改良、创新、开拓、进取”的理念,一直在不断地努力探索,柳克祥教授的理念是“真正医学大家不单是你能完成多么复杂的手术,更重要的是能将一个复杂的手术简单化,提高手术成功率,让更多的医生可以完成手术,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病人得到救治。”
柳克祥教授团队在心血管外科关键领域比如大血管疾病、冠心病等不断创新,填补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心血管外科乃至世界这个领域的空白。团队目前已经发明了11个新的手术术式,代表中国的心血管外科不断在世界发声。柳克祥教授团队先后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等多项荣誉。柳克祥教授始终坚信,只有不懈地努力奋斗,不断创新,才能为医学领域为健康中国做更大的贡献。
拓展阅读: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属(管)、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学院开设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5+3一体化),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双一流”建设专业。依托吉林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交叉优势,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等强势学科为引领,在专业建设方面始终走在国内前列。
关注"吉大招生"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985、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吉林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文章素材来源: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官微、吉大招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