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周急性呼吸道疾病可能继续下降!国家卫健委通报
12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
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诊疗量
总体继续呈波动下降趋势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近日,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诊疗量总体继续呈波动下降趋势。数据显示,12月22日,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总诊疗量较上周同期下降8.2%,较高峰期下降30.02%。
米锋表示,要进一步密切追踪国内外呼吸道疾病流行趋势、病原变化和病毒变异情况,加强形势分析和监测预警。进一步扩充医疗资源,做好药品供应保障,提升诊疗效率。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分类分级健康服务管理,做好疫苗接种。
近期的寒潮天气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各医疗机构要加强门急诊特别是夜间急诊医疗力量,适应群众正常诊疗需求。针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下冻伤、骨折、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伤害和疾病,不断提升诊疗水平。
婴幼儿、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和户外作业人员是寒潮天气下需尤其关注的重点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滑防摔倒,如出现冻伤、失温及胸闷、胸痛、心悸、头晕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此轮呼吸道疾病感染南北方是否存在差异?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专家彭质斌介绍,据12月11日至17日的监测结果,近期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开始呈下降趋势,全国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诊疗量、哨点医院每周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构成比均有所下降。总体来看,当前急性呼吸道疾病呈现以流感病毒为主,其他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的态势,其中流感活动处于高位但略有下降,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活动呈波动变化,新冠病毒活动处于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专家研判认为,未来一周急性呼吸道疾病可能继续下降,病原体仍可能以流感病毒为主。
彭质斌表示,从我国流感监测和呼吸道疾病多病原监测数据来看,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情况基本同步,目前均处于高发状态,部分省份已达到峰值出现下降趋势。南北方差异不明显。
寒潮来临 儿童易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
专家表示,寒潮来临时儿童非常容易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热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也常是首发症状。
当孩子发热时,家长可以先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颈部和四肢,冷敷额头等。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尿量来判断水分补充是否足够,尽量让发热孩子的尿量接近健康时的状态。
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时可口服儿童退热药。发热儿童,如无明显咳嗽或呕吐等伴随症状,可以在家中对症处理2—3天,不用立即就医。
大多数儿童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可以选择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不用刻意为孩子选择输液给药,要结合患儿的病情病程来判断。
寒潮期间如何做好健康防护?
- 防感冒,室内外温差变化要注意衣服的及时增减,运动出汗后要及时擦拭。大风天气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
- 洗澡的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皮肤干燥瘙痒、消耗过多体力甚至增加心脏负担。用暖宝、热水袋保暖时,要防止低温烫伤。
- 饮食不要过咸,减少食盐、含钠调味品的摄入,少吃熏腌和深加工肉制品。适量补充蔬菜水果,注意营养均衡。
- 老人和孩子在生活中尽量做到慢和稳,防止跌倒。雨雪天气,应尽量减少室外活动,不穿易滑的塑料底鞋。
预防呼吸道疾病,推荐食疗方“四白粥”
强寒潮、气温骤降可能诱发呼吸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院长孙鲁英介绍,中医药可以提供食疗的方法或者代茶饮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比如想预防呼吸道疾病,推荐食疗方“四白粥”,即百合、山药、莲子肉、白米,百合养阴润肺,山药健脾益肾,莲子肉补脾养心,白米健脾养胃,该方能够补气、润肺、健脾,能够固本培元,还能增强人体正气,抵抗邪气入侵。但是,糖尿病患者切勿过食粥类,避免血糖升高。同时,易感风寒者可用党参、沙参等作为代茶饮服用。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用“荷叶山楂饮”,即用荷叶、山楂、陈皮泡水或者煲粥,该方能够祛湿化痰、健脾理气。需要提醒的是,对上述食疗方或者代茶饮过敏者应该慎用。
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的关键。例如,每日摄入充足的水分;摄入适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肉、蛋、奶等优质蛋白摄入;坚持清淡饮食,避免生冷油腻;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轻中强度的运动;每日热水泡脚促进气血运行,上述均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有专家称不倡导长期佩戴口罩?中疾控回应
针对有专家称不倡导公众长期佩戴口罩的说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彭质斌表示,近期我国已出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指引中也聚焦了公众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密切相关的常见情形和场景,而且区分了疫情高发和常态化等不同的时期,针对重点机构、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等,分别提出了应佩戴口罩、建议佩戴口罩、建议不佩戴口罩等相应的分类建议,也更加科学精准地指导了公众佩戴口罩,在保证防控效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了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年底人员流动增加个人如何防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彭质斌介绍,关于年底人员流动增加,个人如何防护的问题,建议在做好呼吸道传染病日常防护的基础上,加强以下方面防护措施:
一是乘坐地铁、公交车、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期间,建议科学佩戴口罩,并及时洗手或手消毒,做好在途个人防护。
二是65岁以上老年人、严重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儿童等,建议尽量减少前往人群聚集的旅游景区和公共场所,如确需前往应科学佩戴口罩。
三是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出现相关症状者,建议暂缓出行,尽量避免感染他人。
四是大型聚集活动的举办方应落实通风、消杀和健康提示等责任,并关注和遵守当地呼吸道疾病防控信息和要求。
编辑:文茜婷
资料:中国疾控动态 上观新闻 央广网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