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读到杜甫的这首昭君出塞时,总会心有悸动。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晋朝的时候为了避讳司马昭,称为明妃。她出生在南郡秭归县,这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也是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乡。他和屈原是同乡,同样的她也和屈原一样具有忧国忧民之心。
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善弹琵琶,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直至京城。
公元前36年,汉元帝诏示天下,遍选美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可惜的是她被选入宫以后,由于自己太有个性,倔强耿直,不肯贿赂给宫女画像的画师毛延寿。
结果毛延寿就故意把美若天仙的王昭君,画成了一个带着“丧夫掉泪痣”的丑陋形象。汉元帝看到后,说怎么会有这么丑的人送进来当秀女,二话不说就否决了她。
这样她在汉宫中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这种境况一直持续了三年。在这期间她利用有利的条件刻苦学习,丰富自己,本来就是秀外慧中,这三年的修养更成就了她的美丽和高雅。
公元前33年,在汉朝的帮助下,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的匈奴王呼韩邪来到中原,请求和亲。汉元帝让那些后宫没有临幸的妃嫔们自愿报名。王昭君主动请缨被录取。
汉朝一般来讲都是皇帝把王公大臣的女儿冒充公主嫁给匈奴,而王昭君是第一个以平民女子的身份担任和亲大使的,后来汉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真容,后悔不已,但又不好反悔,等嫁出王昭君后就把毛延寿杀了。
王昭君带着自己的心愿和一丝丝的怨恨,离开了中原地区,前往茫茫的草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
传说王昭君出塞的时候非常悲伤,想着要远走他乡,和亲人相隔千山万水,更觉伤感。自然而然在马背上弹起了琵琶,凄凄惨惨的曲调,空谷幽兰的她,就连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甚至都放弃了飞行落在王昭君的周围,这就是沉鱼落雁典故中的“落雁”的由来。
告别了长安的王昭君,战胜了重重困难,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到达漠北,匈奴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呼韩邪单于封她正牌王妃,对她疼爱有加。
昭君出塞以后,汉朝和匈奴不再征战,而是和睦相处,边境保持了60多年的和平,她还把中原文化传到匈奴,也正是因为她,她的后代子孙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团结都作出了贡献,后来呼韩邪死了,她又听从汉成帝的意见,按照匈奴的风俗,嫁给了呼韩邪的长子。
王昭君,在塞北住了16年。王昭君死后匈奴人厚礼把她葬在沙漠中,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南郊,她的墓依大青山,傍着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青冢名符其实,每到秋来,塞上北风卷地,百草皆白,独有昭君墓上依然是郁郁青青。
纵观昭君一生,因美丽开始,也因美丽而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她为汉朝换来了60多年的和平,还是值得我们纪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