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一碗酱油拌饭的儿时记忆,拌出妈妈的味道

2023-03-15   娱乐挽清愁

原标题:除夕夜,一碗酱油拌饭的儿时记忆,拌出妈妈的味道

赤水鳌头产名酒

先市酱油有来头

三翻三晒凝月露

纵有鱼羊不及鲜

中国人爱吃咸,所以便有了“盐乃百味之首”的说法。

但中国人又不满足于只吃咸,所以,千百年前的商周祖先又试图从海水之外的东西中,寻找那一丝足以让舌头打哆嗦的咸鲜。

直到某一天,一位宫廷厨师无意中发现,一块发酵得面目全非的腌肉上渗出了些许油润的液体,他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沾起一点抿入嘴中。殊不知,这一抿却成为了中国人千年味觉文化传承中的一点灵犀。

在《周礼》中,这道味觉体验第一次有了名字,醢。

在那个肉食专供王族享用的年代,作为肉之精华的醢,自然也被贴上了王族专用的标签,而它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则是在宋朝。得益于豆类的广泛种植,制作醢的原料也从肉类变成了豆类,与之一同改变的,还有它的名称——酱油。

酱油有咸味,但却不是食盐那种纯粹的咸,而是集咸、甜、酸于一身的复合味道,并由此分化出了酱油的各个门派,其中最常见的,便是“生抽“和”老抽“这两位酱油大宗中的集大成者。

生抽,即酱油的本尊化身,通常颜色较淡,分为头抽、二抽、三抽等,其中头抽最咸,二抽次之,三抽最适宜,也是如今市面上最常见的生抽;老抽,是在生抽的基础上加入焦糖提炼而成的,虽也是咸鲜味,但入口之后却能回甘,如今市面上的老抽亦分为草菇老抽、红烧酱油、冰糖老抽等,个中区别想必大家也能从名字中一目了然。

纵观中国的“酱油地图”,大有“南酱北调”的态势。三大酱油产区——江浙、四川、广东,均在南方,并各自依靠环境优势建立了诸多品牌。

其中,以“手工古法酿造”为招牌的,便是赫赫有名的先市酱油。

先市,赤水河沿岸的一个小镇,隶属泸州合江县,以“酱油”驰名百年,早在清朝后期便有“先市酱油仁怀醋”的说法。

光绪十九年,先市镇乡绅袁映滨创立“江汉源”酱园。酿酱,须得天时地利。在开辟酱园的同时,袁映滨还在选址上兴建了三官庙,供奉天官、地官、水官神像,以祈求酱业顺遂,生意兴隆。到了民国中期,“江汉源”酱园又与镇上另两家酱园厂合伙经营,更名为“同仁合号”,专门酿造酱油。

和其他传统酱油相比,先市酱油香味馥郁,且回甘更为绵长,这主要得益于它独特的酿制方法。

先市酱油一直沿用百年前的工艺:将黄豆入甑后,以猛火蒸一天,保证黄豆软烂透熟;之后在甑子中闷一夜,让豆子自然降温;然后混合面粉和麦麸摊在竹匾上,利用空气、尘埃和工具上附着的酵母菌自然制曲,在晾房中放置15天,让酶衣全面成熟;再之后,就是翻入晒露缸中,加入盐水,开始漫长的“日晒夜露、搅晒成油”。至少晒露三年后,用竹制的“秋子”浸出酱油,再放入大缸日晒浓缩,最后成为成品。

老一辈的合江人对先市酱油都有着一种独特的感情。

在那个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青菜豆腐是餐桌上的常客。在现代人看来,这似乎是养生的佳品,可在当时,靠这些东西哄骗米饭下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然菜品种类有限,那么就只能从米饭上下功夫了。

于是,酱油拌饭便应运而生了。

掀开灶台上的木盖,一股热腾腾的白雾裹挟着米饭的香味扑面而来,大人们一手端着碗,一手握着饭勺慢慢探进锅里,小心翼翼地将一锅米饭剜出一个小口,之后将饭勺在碗边刮蹭,直到饭勺上的米粒悉数落入碗里。

接着,从碗柜里拿出一个酱油瓶,也不知装过多少回酱油,瓶身已被浸出了棕色。大人们往往不会马上打开,而是将它立在灶台上,握住瓶身,慢慢地拔出木塞,然后以几乎肉眼不可见的动作幅度,将瓶子侧倾过来。

待瓶口和碗边贴合后,褐色的酱汁便顺着瓶口慢慢流入碗中。刚沾到米饭尖尖,瓶子便被竖了起来,大人们嘴上说着“倒多了咸”,其实是觉得有点舍不得——但这些也足够了。紧接着,又从一个搪瓷锅里挖出一点猪油,勺子在碗边轻轻磕几下,细腻的猪油就落入碗中。

一切准备就绪,你就可劲儿拌吧!米饭先用勺子压散,再用筷子像打鸡蛋似地翻拌着米饭。渐渐地,晶莹洁白的米饭被酱油裹成了棕色,厨房里氤氲着夹杂着猪油醇香的丝丝热气。

早已候在大人脚边的孩子们可等不及了,一个劲儿地嚷嚷着要吃,不停地伸出手去够,险些把碗给打翻,被大人数落一通后,才稍稍安静下来。终于吃上心心念念的酱油拌饭了!孩子们也不嫌烫,只顾着往嘴里扒拉,一边哈着热气,一边说着“好吃”。

一碗酱油拌饭很快就扒完了,孩子们的嘴唇上也总算能见到些油光了。

于是,孩子们笑了,大人们也笑了。

泸小文没有经历过那个饥饿的年代,有关“酱油拌饭”的味道是从父母辈的口中得知的,而这碗饭背后的辛酸却是爷爷奶奶辈年轻时的日常。可即便生活很苦,每当他们提到这碗饭的时候,更多的却是带着美好回忆的,那是一种可以把饭碗舔上几遍的美好,更是“胃”与“味”同时餍足的回忆。

一瓶小小的先市酱油,承载了太多合江人小时候的回忆。

如今,物质生活丰富了,想要解决一碗白米饭,酱油已不再是唯一的选择了。但仍有不少合江人会在闲散之余,来上一份酱油拌饭,不仅是图它方便快捷,更是回味自己过往的人生。

#天南地北大拜年#

#文旅泸州#

#泸州头条#

文 | 公子墨卿

图 |来源“文旅泸州”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