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
2019年第二季度“广东好人”名单出炉!
厉害了!珠海这3个人在全省出名了!
马征为什么能入选“广东好人”?
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追求极致的系统研发“狂人”
马征,全国专业排名第一的计算机专业院系——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从警25年间,他先后研发了“国内最早”的旅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公安机关“用户最多”的数据分析系统等多个“响当当”的公安应用信息系统。
2016年初,他独力承担吸毒人员网格化管理系统研发任务。为了把该系统打造成管用、好用、民警最爱用的好系统,他扎根基层,分析数据,学习全新技术。2016年的那半年时间,只要推开他办公室的门,就能看见这位“码农”。
正是这种“把目标定位到最高点”的拼劲,他一步步实现了技术“从无到有”、系统从“零到一”的两大跨越,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点,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2016年9月,吸毒人员网格化管理系统在香洲区全面推广应用,促成以服务换信息、以信息促管控的良性循环。
解决实战疑难杂症的“名医”
马征立足专业背景,聚焦中心工作,用数据分析技术解决公安实战难题,为珠海乃至全省公安开展刑事打击、治安防范等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2年11月,珠海市公安局侦办了交易金额高达197.29亿元的“11.20”部督特大网络赌博案,这一案件堪称截至当时珠海市局侦办过的“最大”“最复杂”案件。
他攻破难关,仅通过数十小时,便将格式不一的60多万数据“码”成了格式统一、整齐划一的“零部件”,为“组装”犯罪团伙奠定了基础;又从2.5万个交易账户中筛选排查出809个主要账户,再层层分析,最终确定了4个主要的派发账户,锁定重要嫌疑人,为快速破案提供技术手段。
擅长开展深度挖掘的“创客”
大数据时代来临,马征意识到大数据分析挖掘将成为新时代公安工作新的增长点,但如何将其广而用之?
2015年,他着手探索数据挖掘算法在公安实战领域的应用,尝试一系列数据挖掘算法,并将预测分析直接应用于基层一线实战。但受限于当时公安大数据建设尚处于初建阶段,探索工作一时陷入困局。
2018年以来,随着智慧新警务建设全面启动,他抓住有利时机,创造性地研发搭建了大数据分析模型,并建立了一系列平台对接推送渠道,滴灌预警,基层一线民警直接受益。
这些基于“最广泛业务场景”的前瞻性探索和分析模型,可以快速复制,投入实战,惠及全省乃至全国。
推动警务机制变革的幕后“推手”
近年来,公安防控工作压力日益增大。马征凭借省里创设“五统一”工作机制的有利时机,主动请缨,提出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高危关注人员管控水平。
他主动会同业务警种和基层实战单位,整合资源,设定项目,理顺层级,建立规程,在省厅平台框架下,自主研发了专项管控系统。在十九大安保前投入全面应用,重构了高危关注人员管控模式,使珠海市十九大安保决战阶段风险隐患“清零”。
随后,在“两节两会”、博鳌论坛、财富论坛、中非合作论坛等重大活动安保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带动了预警管控警务机制变革,受到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一致好评。
首屈一指的全国公安数据分析“教官”
2016年12月,公安部举办全国公安数据分析教官比武竞赛,马征被省厅指派为广东代表队领队兼参赛选手。面对顶尖教官云集的比武竞赛,他不敢大意,全力以赴备赛,在短短半个月内完成了教案编撰、内容审核、课程演练。
2016年12月,比武竞赛在京举行,在只有一个人的舞台上,他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充分的参赛准备、过硬的教学水平,沉着应战,从全国96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公安部教官库,成为广东公安首个部级数据分析教官。
广大民警交口称赞的“马老师”
成为全国数据分析教官对马征来说,真是实至名归。作为全省公安数据分析的中坚力量,他日常还担负了大量公安信息化应用和数据分析的培训工作。
他经常利用个人休息时间,将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提炼,制作成《公安信息化基础》《公安数据分析工具实战应用》等30多门课程,在珠海、全省乃至全国进行业务培训授课。
20多年来,他在各类培训工作中,授课数百场次,受训学员民警上万人次。
在珠海,只要对信息化感兴趣、有需求的单位、民警,只要找到他,他都24小时“开讲”,不厌其烦,诲人不倦。在珠海,不论局领导还是新民警,在他们心里和嘴边,都有亲切的“马老师”。
他,被同事戏称为“最像老师的警察”。
马征曾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
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省优秀人民警察”
“新时代南粤民警之星”等荣誉。
在荣誉的背后,
是他开拓进取的精神
与身先士卒的表率,
是他精湛的业务技能
和超强的创新能力,
是他丰富的数据分析经验
与公安实战的紧密结合!
为马征点赞!
编辑/小明
综合珠海公安、中新社广东发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