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里的奴才,有两种来路,一是家生子,另外一种是外面买来的奴才。金钏儿,鸳鸯等人属于前者,父母世代为奴,自己生下来,便是奴才。而晴雯,袭人则属于后者,因为偶然被买进来,也成了贾府奴才中的一分子。
要说贾府对奴才,下人还是挺不错的,能在贾府工作,虽然身为下贱,但比起在其他地方,还是要好得多的。贾府待下人不算太苛刻,不会任意打骂羞辱,而工作积极突出,稍微有些能力的下人,待遇什么的,也不用说,自然是不错。
要是幸运,被安排到了一些吃香抢手的部门,比如怡红院,那里人多差轻,少主子还成天对丫环做小伏低,有时丫环竟成了副小姐一般,那简直是上了天堂一般。因此不少人各种找门路,挤破了头,也想进去呢。
袭人便是被买来的丫环,经过这些年的历练,在职场上摸爬滚打过,袭人混得还算可以,属于底层人中的佼佼者。因为袭人忠心,服侍谁眼里便只有谁,全心全意,加上做事勤谨,贾母特意让她照顾宝贝孙子贾宝玉。宝玉对这个温柔和善的小姐姐也很是依赖,两人还发展出了某种不可言说的关系。袭人在贾府的口碑和人缘也是不错的,而怡红院在她一直以来的管理和操持下,一天也离她不得。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那就是袭人正月回家时,她的母亲和哥哥提出来,想要将她赎出去,家人团聚。这是一件好事呀。不管在贾府如何风光,始终是为奴为婢,哪能得自由?最后不过是配个小厮,或者是嫁给男主人当妾,而后者的几率其实并不大。就是贾府的那些家生子,不也盼望着脱离奴籍,可以自主吗?袭人外面看着老实,心里却很精明,为何不愿出去,宁肯做一辈子的丫环,她是如何想的呢?
其实,袭人拒绝了母亲的意思,也是有多重原因的。首先,她的态度是极明确的,她一定要留在贾府,至于赎自己的话,她根本听不进去,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细细想来,这倒也是在情理之中,也符合袭人为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
先说袭人,当初小小年纪,因为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便将自己卖掉。虽然袭人嘴里说,没有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但这件事对她,还是会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一个小姑娘,原本也有着虽然清贫,却还算圆满幸福的家庭,有家人相伴,可以承欢于父母膝前。然而当灾难来临时,她是第一个被舍弃的人。当初被卖时,不难想象,袭人是怎样的惶恐不安,对于亲人,虽然她不能过多怨恨,却也不会再抱什么希望了。
被卖掉,被亲人抛弃,袭人过早地面对了残酷的现实。在那样的年代,一个女孩被拐卖,会卖到什么样的地方,以后的人生会迎来怎样的走向,没有人可以预料,但大多都是坎坷艰难的。比如香菱,被拐子拐去,成天里受过的打和骂可不少,一个千金小姐,自从被卖掉的那一刻,命运便无比凄惨了。导致后来香菱一听薛姨妈说要卖她,吓得魂不附体,又是哭又是求,宁愿给宝钗当丫环,只希望薛姨妈不要真的发卖了她。
而袭人还算运气比较好的,她被卖到了贾府。这里的待遇,简直让袭人不敢相信,吃穿和主子一样,也不朝打暮骂。袭人竟是因祸得福了。而袭人也是比较要强的个性,有了贾府这个不错的平台,她知道,自己早就无依无靠,只有努力工作,步步为营,前方的道路才会变得越来越宽广。袭人和其他同龄的丫环不同,她们多少还不省事,爱贪玩,嘴里也没遮拦,可是袭人年纪不大,却已经知道为自己的将来打算了。她积极向上,勤劳温和,既是劳模,也是贤良之人,受到了众人的称赞。
袭人知道自己没有后路,她一路拼自己,终于坐到了怡红院管家的位置。这些年,她在贾府里兢兢业业,也明争暗斗,这温柔富贵之乡,令她长了见识,结交了不少人,同时也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更是贾宝玉离不开的好姐姐。这个时候,她当然更不愿意回到那个贫穷的家庭里去。由奢入俭难嘛。袭人平时穿金戴银,带着大丫环的光环,行走在怡红院内外。要是真回家了,那就是一身布衣,往后的人生,也就一眼望得到头了,她还如何争荣夸耀?
更重要的是,袭人虽不声不响,却早就有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她为了上位,已和贾宝玉暗渡陈仓,赢得了宝玉的青睐。她有一个金光闪闪的姨娘之梦,又怎肯中途而废呢?她愿意留在贾府,可不是为了当一辈子丫环,而是为了成为人上人啊!
其实这个时候,袭人母兄想要赎她的目的,也并不单纯。如今袭人也长大了,到了可以婚嫁的年纪,袭人的母亲想要将她赎出来,似乎又有着别的心思了。这样一来,袭人更不可能回去了。
既然袭人被卖给了贾府,本就已是贾府的人,和袭人母家再无关系。袭人母兄提出要赎她,如果袭人真的肯回来,对他们来说,是有着大大的好处的。作为一个大丫环,袭人这些年的积蓄,应该也不少吧?袭人家里如今整治得有模有样,其中未必没有袭人的功劳。袭人回来后,有过在贾府的工作经验,相当于镀了一层金,自然身家又上去了,很好嫁。到时候,彩礼什么的,肯定也是少不了的。
当初,袭人被家人以救命的理由卖掉,如今,她若真的回去了,未必不会以另一种温情脉脉的方式,将她待价而沽。而且袭人以自由身出嫁,以后也更方便照顾娘家。至于亲情,当然也是有的,天伦之乐,也是要的,这一来,岂不是圆满了呀?
袭人母兄打的算盘很好,明明是卖的死契,可他们仗着贾府是慈善宽厚之家,求一求的话,只怕连身价银一并赏了。说不定还会给袭人额外的赏赐吧?这简直是厚颜无耻,得寸进尺啊。袭人有了好去处,他们不仅算计着袭人,连贾府也盘算上了,想要直接采摘别人养大的果子,还一文不出。这是典型的小市民的心态啊!
袭人早就决定要留在贾府,对于母兄的这种想法,她自然是全盘否定的。而且袭人直接指出了他们的心理,都有些不顾情面了。袭人说道,若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多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其实又不难了。这会子又赎我作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这话说得,真的有几分决然了。
袭人一针见血,还在他们面前哭闹了一回。袭人心底是有委屈的,为了家人的活路,她被卖了一次。如今,一切都过去了,他们看似亲情深厚,要将她赎出去,但在袭人看来,大可不必了。既然家中经济恢复了,也就不要再打她的主意了。而且她的态度非常坚决,就当自己死了。是的,从当初被卖掉的那一刻起,袭人可不就是和他们没啥关系了嘛,要不是贾府仁厚,她未必能和家人见面,毕竟那是死契嘛!他们还想啥呢?
袭人态度坚决,再加上贾宝玉主动找上门来,两人之间的甜蜜互动,也让袭人母兄看出了端倪。原来袭人已经为自己谋好了路子,自然他们也不会再多事了。袭人做一辈子丫环,那肯定是蹉跎了,没一点益处。可是如果袭人做了宝玉的妾室,那自然是满门风光的事。到时候,不仅袭人荣耀,袭人的娘家,也能沾一沾光。袭人母兄自然很快转换了态度,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放下心来,再也没有赎她的念头了。
穷人的亲情,总是更脆弱,也更现实。袭人的父母,在无力支撑的情形下,只能放弃袭人。而多年以后,袭人的母兄想要赎她回来,他们没有想过,袭人已经为自己选好了路子。在最艰难的时候,一家人各顾各的,早就不是一条心了。
袭人从来不指望家人,当他们说要赎她时,她的心里,没有感动,也没有温情,因为她已经不需要了。就算他们是真的想要弥补,也太迟了。更何况,他们的目的,也并不单纯啊!这叫袭人如何不心底有气,如何不怼几句呢?谁不渴望温暖的亲情,但不是所有的亲情,都是全心全意的,真的为了对方着想的,袭人母兄试图用亲情感动袭人,拿捏袭人,但这一招,压根不管用了。时过境迁,袭人早就不是当初的小女孩,他们其实也没有资格,做那些越界的事!
作者:阿五,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