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跟婆婆,因为冲泡奶粉的事情,发生了争执……
儿子半岁左右,母乳喂养有些吃力,就给他改用了奶粉喂养。原本还担心儿子不爱喝,谁能想到,他对奶粉的味道来者不拒,而且喝的津津有味。
按理说,儿子喜欢喝奶粉,家里人应该更省心才对。结果,却因为喝奶粉的问题,总是和婆婆发生矛盾,儿子也跟着受罪。
婆婆冲奶粉,要么习惯性“偷工减料”,要么就偷偷“加料”,而且有一大堆理由,真的让人哭笑不得。
偷工减料时:孩子今天辅食吃的多,奶粉就应该冲稀一点,不然营养吸收不了,都浪费了;
加料时:孩子正在长身体,奶粉冲浓一点,他就能吸收更多养分,长得更快更健康。
若不是平时要上班,真的不想让婆婆帮忙带娃。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妈妈,一直对婆婆冲奶粉的方式存在质疑,奈何平时有心无力。说真的,要是奶粉可以随意冲泡,还要操作说明干嘛啊?
奶粉冲浓点好?还是稀点好呢?
关于这个问题,有严苛的答案:奶粉冲浓或冲稀,都不好!不管是从营养方面,还是从孩子的健康方面来说,都存在一定的隐患。
几年前,曾看到相关的报道:
奶奶担心孙子营养跟不上,在冲奶粉的时候,60ML的水,加了4勺奶粉,结果导致新生儿的肠道坏死。
还有一位奶奶,她总觉得奶粉太贵,所以每次冲泡时,都会多加水少加奶粉,最后导致孩子严重的营养不良。
这些血淋淋的事实,就是告诉大家:奶粉冲泡,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进行。不管哪个品牌的奶粉,它们在生产时,都经过了严格的配比,容不得懈怠。现在的奶粉,都是精心研究的配方奶粉,轻易不要乱冲泡。
偶尔一两次,对孩子身体的影响,不会太大。可要每次都这样,那完全是拿孩子的健康开玩笑,真的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既然出发点是好的,为何要在奶粉冲泡上犯错呢?
尤其是新生儿,他们的肠胃实在太娇嫩,过浓或过稀的奶粉,都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
关于奶粉的冲泡,宝妈要多留意这些方面
1、浓度恰到好处
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奶粉的浓度问题,严格按照品牌推荐的冲泡方式操作。因为不同品牌的奶粉,在配比方面略微有差别,切勿一意孤行。奶粉浓度太高,会给孩子的身体增加负担,诱发很多疾病;而浓度过稀,营养和能量又会降低。
总而言之,多少奶粉搭配多少水,是有要求的。不管出于什么考虑,这个原则性问题都不能改变,这是奶粉喂养孩子的重要依据。
2、水温要适中
直到现在,还有一些老人给娃冲泡奶粉时,坚持用滚烫的热水。用老人的话说:热水健康,有消毒的作用,等到晾凉后给娃喝就行。可实际上,冲泡奶粉的水温,一定要保持在70°以下,不然会破坏奶粉的营养。
若是可以,最好能直接用45°的水温冲泡。这样的话,等到奶粉冲好,孩子就能直接饮用,省去了很多麻烦和等待时间。更何况,合适的水温,可以确保奶粉营养不被破坏。
3、冲泡顺序要清楚
先放水?还是先放奶粉呢?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宝妈都做错了。为了营养不流失,也为了喝奶量更精确,一定要养成先放水,再放奶粉的方式。要不然,奶瓶上的刻度,还有什么意义呢?
同样都是60ML,但要是先放奶粉的话,冲泡出来的60ML是偷工减料的;只有先放水,再放奶粉,才是真正的精确配比。所以说,冲泡的顺序,宝妈们别弄错了。
4、水源也很重要
大家会用什么水给孩子冲奶粉呢?答案真的五花八门。总有妈妈觉得,矿泉水更好一些,因为里面的矿物质含量更丰富,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可实际上,奶粉中的矿物质太多,反而会影响口感,影响营养。
冲泡奶粉,只需要普通的白开水就好,煮沸的过程,可以过滤水中的杂质。当然,要排出水质自身的问题,若是有异味、有颜色,那就要另当别论。
写在最后:吃奶粉的初衷,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所以冲泡的每一步,都要严格按照标准,不然的话就是浪费,对于孩子而言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