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创新要效率的沂蒙“办案状元”记兰山法院法官王丽

2019-11-19     无线临沂

王丽,女,1986年11月生,汉族,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2010年考入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现任兰山区法院驻交警二大队法官工作室主审法官。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自2015年王丽法官工作室成立至今,共审结案件6650多件,无错案、无投诉、无信访,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结案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王丽先后被授予 “山东省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办案标兵 ” “全国优秀法官”“山东五四青年奖章”;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被省高院荣记个人一等功和个人二等功各一次。《人民法院报》《山东法制报》《半月谈》等媒体多次对其先进事迹进行报道,作为全省法院唯一法官代表,她入选山东卫视《齐鲁先锋》“喜迎十九大党员争先锋”专题栏目展播。

大胆创新,让正义不迟到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15年10月,兰山区人民法院成立了驻交警直属二大队法官工作室,为辖区内交通事故案件当事人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改变一个案子跑多个庭室的局面,实现交通事故纠纷“就地解决”。

案件大部分是交警队和调解委未能调解成功转到法官工作室的,每一个案子都很棘手,都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精通业务的王丽带领两名书记员担起了重担。

她大胆创新,法官工作室采取“主审法官+书记员”的团队运作模式,这是提升诉讼服务的新思路,也是基层法院探索司法责任制改革路径的新尝试。

“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这是王丽笃信的准则。为提高办案效率,延伸审判职能,王丽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实践、创新破难,“医师参审”“辩诉交易”“证据清单”“集约开庭”……在反复实践摸索下,她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交通事故案件审理“十巧工作法”,大大简化了工作程序、提升了办案效率和效果。此外,王丽还充分发挥信息化应用优势助力审判提速,案件审理周期由过去的七十多天缩短至现在的十天左右即可审结。

除去周六周日以及节假日,她平均每天完成六七个庭审,最多的时候完成十个庭审。多数案件开庭当天就能写出判决,案件调撤率达90%以上,服判息诉率和自动履行率高达百分之98%,被业内称为“创新性法官”。2016年结案1750件,王丽成为全省“办案状元”;2017年结案2016件,再度刷新办案记录,书写了新时期沂蒙法官的别样风采。

以案释法,让法律富有温度

法是善良与公正的艺术,把法律的信仰、司法的温暖播撒在群众的心田,是王丽毕生的追求。

出入工作室的都是当事人、律师,或者是与案件相关的人,有来问案子进展的,有来领判决书的,有来咨询的。如果不开庭,王丽便会和同事耐心接待每一位来访者。“作为法官,既要理性,还要有温度,能够让各方当事人都满意,能够帮他们把纠纷化解掉,做到案结、事了、人和。”“调解不仅是一种工作技巧,更是一门情感艺术。只要你真心投入,很少有解不开的扣。”王丽用她的赤诚之心融化了双方心里的坚冰,避免了不幸在两个家庭的继续蔓延,以一名女法官特有的情怀,让诉讼群众感受到的司法的温暖。

她注重以案释法、用心调解,让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可亲可用,做群众利益的司法守护者,被百姓夸奖为“柔情法官”。工作室成立以来,各级各地法院前来观摩学习达四千余人。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林峰海多次亲临王丽法官工作室视察,对其工作予以充分认可和鼓励。

每天开庭、调解、写审理报告、判决书,作为法官的王丽仿佛旋转的陀螺。但是下了班,王丽会把绷了一天的弦放下,用心做一位年轻的母亲,陪伴孩子是她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开心的时刻。回老家看望父母,听九十四岁的祖母“拥军支前”的往事……

“生活虽然一地鸡毛,但仍要欢歌高进。”她开始努力让自己的心变得安定,体味心灵的自由呼吸;她就这样怀着年轻的心,用心看待周围的人,体谅他人生活的不易,真实地面对自己要走的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dJ1hG4BMH2_cNUg2HX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