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重要提醒:天津已出现多例! 钟南山最新研判:6月底将迎第二波新冠疫情高峰?

2023-05-23   天津生活通

原标题:刚刚!重要提醒:天津已出现多例! 钟南山最新研判:6月底将迎第二波新冠疫情高峰?

您发现了吗?

最近不少天津人都“二阳”了

朋友圈、微博、小红书、抖音

随手一翻都是阳阳阳

许多网友都晒出了自己的抗原检测结果

二阳的症状也不尽相同

嗓子疼、水泥封鼻、流鼻涕、后背痛

这样的症状跟一阳的时候类似

但不少人都表示二阳并没有高烧

体温是正常范围内的 但有上述的部分症状

抗原检测也的确是二阳了

还有部分人是持续低烧

(左右滑动可查看更多)

难道说,天津第二波感染真的开始了?

快来填份小调查吧

天津的小伙伴们,你二阳了吗

昨天,#二阳的话题直接冲上了热搜

不少其他城市的小伙伴也纷纷表示中了枪

张文宏此前研判

第二波感染高峰将出现在5月至6月之间

4月20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教授推断,第二波感染高峰将出现在2023年5月至6月之间,第二波疫情中感染者的比例将为25%-50%

钟南山:6月底或迎来第二波感染高峰

感染数量约6500万/周

5月22日上午,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生物医药与健康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能覆盖XBB变异株的疫苗有2个已经初步被批准,很快能面世。

钟南山说,根据多方面材料判断,4月底、5月初有一个新冠病毒感染的小高峰,“这是我们预料到的”。钟南山表示,基于seirs 模型的预测显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发生在6月底,约6500万每周。

第一波疫情

全国约85%的人已感染

钟南山介绍,无论有症状还是没有症状,如果体内新冠病毒对应的抗体增高,就说明人体曾被感染过。从这个角度看,根据测定,全国大概有85%的人感染过新冠病毒,约有11亿至12亿人。

“二阳”和“首阳”有什么不同?

即使二次感染 症状普遍较轻

不少人在网上晒出显示阳性的抗原,称“二阳”后仍出现鼻塞、咳嗽、味觉消失等情况,但比第一次症状要轻。

对此,专家表示,“对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即使‘二次感染’,症状也会轻一些,不会像第一次那样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人群感染。”

另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初次感染还是二次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临床表现均集中在上呼吸道。我国当前大量人群体内还存有保护抗体,即使二次感染,症状普遍较轻,病程相对较短,重症病例也很少。

咽喉痛是否与新冠有关?

如何正确区分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医师王伟称,二次感染新冠的患者普遍症状较轻,出现咽喉痛,不用过于焦虑擅自套症状,很多患者也就是单纯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若同时出现发烧、咳嗽,怀疑是新冠感染,可以自己进行新冠抗原检测,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建议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关于当前疫情的6大热点问答

温馨建议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简单高效的措施

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等脆弱人群

应特别注意自我保护

应该佩戴口罩的6种情形或场景

1、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期间。

2、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期间。

3、生活、工作或学习的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时。

4、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

5、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6、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

建议佩戴口罩的4种情形或场景

1、乘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2、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

3、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

4、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且没有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口罩选择

建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佩戴N95或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无呼吸阀),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应注意及时更换口罩。

二阳来袭 一定要注意防护

快点个【在看】提醒下身边人吧